咸宁赤壁:罗氏沼虾“蹦”出产业升级新道路
十几年前,咸宁赤壁市车埠镇芙蓉村就将小龙虾养殖打造成了优势特色产业。如今小龙虾市场日趋饱和,如何在延续传统养殖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经济效益?赤壁市一家小龙虾专业合作社引入罗氏沼虾养殖,经过三年探索实践,走出了一条活蹦乱跳的产业升级新道路。
一大早,赤壁市某小龙虾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吴孝明正与儿子在虾塘捕捞罗氏沼虾。父子俩一人撑船把控方向,一人拉拽虾笼。随着虾笼缓缓收拢,一只只肥大饱满、晶莹剔透的虾被装入盆中。
咸宁赤壁市某小龙虾专业合作社 理事长 吴孝明:现在这个时段,大罗氏沼虾价格还是可以,超市、餐馆都卖60块钱一斤,批发的话50块钱一斤。我们养的罗氏沼虾的质量有保证,一只重量在1.5两到2两之间。我们虾养得大,密度就稍微降低一些,每亩产量在230斤到280斤。
吴孝明是村里养虾的老把式,2006年率先在村里养殖小龙虾,他牵头成立了某小龙虾专业合作社,推广稻虾轮作模式,近年来,随着小龙虾市场逐渐趋于饱和,为了突破瓶颈、提高效益,他四处考察学习,最终找到了产业升级的新思路。
咸宁赤壁市某小龙虾专业合作社 理事长 吴孝明:咸宁农科院带我们到江苏考察学习,通过学习,我们看到自己的养殖面积跟江苏一个县的养殖面积是一样的,收益却悬殊。所以回来后我们摸索探讨,带头养罗氏沼虾。
罗氏沼虾对水温、水流及水中溶氧量等环境变化十分敏感。为给罗氏沼虾营造适宜的生长环境,吴孝明在虾塘中加装增氧泵、铺设水管,将水深稳定在1.5米至2米之间;坚持采用天然饵料喂养,从源头保障虾的品质。
咸宁赤壁市某小龙虾专业合作社 理事长 吴孝明:由于罗氏沼虾的饵料需要蛋白质高的,早期还是虾苗的时候,我们喂一些饲料,到后期长了一斤有100来尾的时候,我们就开始喂螺蛳肉,把螺蛳肉搅碎,还能喂鱼。超市都喜欢买我们的罗氏沼虾去卖,因为我们罗氏沼虾增氧的话可以放很多天,成活率高。
在合作社的示范带动下,芙蓉村九组村民潘海清去年也尝试养殖罗氏沼虾。他表示,与以往养殖龙虾相比,罗氏沼虾的市场行情更好,预计收益可提高约一倍。
咸宁赤壁市芙蓉村九组村民 潘海清:我现在养了20多亩罗氏沼虾,预计产量有5000多斤,收入要比养殖小龙虾好一点。
据了解,目前芙蓉村稻虾轮作基地有5000余亩,具有良好的罗氏沼虾养殖基础。为助力村民增收致富,该村将进一步加大推广力度,带动更多农户参与养殖,构建特色养殖业发展体系,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来源 垄上行 湖北台 咸宁台 赤壁台 编辑 李彦邦 梁媛梦 编审 陈青 监制 肖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