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好支部 好支书丨武汉杜堂村:农文旅融合 打造乡村振兴样板

长江云新闻  2025-10-20 11:25:30
分享到:

实现乡村振兴,党建引领是关键。近年来,武汉市黄陂区姚家集街道杜堂村党支部通过吸引能人返乡,带领党员群众建设木兰花乡景区,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实现了产业旺、乡村美、村民富的美好愿景。杜堂村也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等荣誉称号。

在位于武汉市黄陂区姚家集街道杜堂村的木兰花乡景区,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武汉木兰花乡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葛天才正在查看《楚地长歌》演出节目的排练情况。

“这个演艺的更新现在排练得怎么样?”

“咱们整个这一次换了大约是三十五个演员,计划是十天的排练周期。目前我们已经排练了三天,到昨天晚上为止,12点,我们已经把《木兰传奇》的节目已经排练完毕。”

《楚地长歌》是木兰花乡景区在今年1月推出的荆楚文化主题 室内沉浸式演艺项目,包含13个中型演出及20多个小型互动演出。这也成为了景区今年重点打造的新名片。

武汉市黄陂区姚家集街道杜堂村党支部第一书记 葛天才:我们身后的这个《楚地长歌》,其实我们也是利用了我们村庄的一个闲置土地, 建设了一个室内的街区的不夜城,也就是把我们整个室外的不夜城的一些元素嫁接到室内,这就是给室内和室外形成了一个差异化,室内的不夜城它不受气温、气候的影响。

近年来,木兰花乡景区逐步发展壮大,成为武汉市民节假日休闲游的热门目的地。葛天才是土生土长的杜堂村人,十多年前,虽然他在外从事建筑行业,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每次返乡,他却总是高兴不起来。

武汉市黄陂区姚家集街道杜堂村党支部第一书记 葛天才:每年回到家乡,看那个地方发展还是没多大变化,当时还是很心酸。所以在我们当地,尤其在我们支部,同我们区委、区政府的指导引导下,就希望有些能人希望有些企业回到家乡投资。

2014年,黄陂区委、区政府将杜堂村作为美丽乡村建设试点,葛天才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个带动家乡致富的机遇,可以改变家乡人口流失、土地荒芜的状态。于是,他响应号召返回家乡,流转土地近7000亩、闲置民房142栋,打造木兰花乡景区。

武汉市黄陂区姚家集街道杜堂村党支部第一书记 葛天才:正因为我是本地人,所以我当时带着这种情怀回到家乡投资,建成这个景区。就希望通过我们的旅游,通过我们的景区,能够改变我们这个地方的经济情况。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当时,一些村民并不看好这个旅游项目。

武汉市黄陂区姚家集街道杜堂村村民 杜道乐:当时有一些村民他不理解这个,有时候要压他们一部分土地,修路这方面,然后在这个景区里征收他们的土地,一般村民就不支持,他说你到时候把我们的田地征收去了,我们到时候怎么就业,我们靠什么收入。

对于一穷二白的杜堂村来说,犹豫就会错失发展良机。关键时刻,村里的党员们站了出来。

武汉市黄陂区姚家集街道杜堂村党支部第一书记 葛天才:党组织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因为乡村发展一定要有党员同志们,他们发挥先锋带头作用,来跟老百姓做工作,希望老百姓大量地支持,也得亏党组织给我们的大力支持,才有今天我们杜堂村的发展。

有了党员做了工作,村民们终于同意了流转土地。随后,党员们又给外出务工的村民打电话,说村里建了景区,希望他们回家发展。很多人接了电话,认为是骗子。党员邓娟回来后,立即投身景区建设,还率先承包了一个餐饮店,实现了增收致富。

武汉市黄陂区姚家集街道杜堂村党员 邓娟:以前在外面打工可能就是三四千块钱,现在加上店子的收入,再加上自己在这个景区里面就业,月均收入大概也有一万五千块钱。

在党员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村民选择回到家乡发展。近年来,杜堂村构建出“花海+民宿+文化”的农文旅融合体系,创新“村集体+企业+村民”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片区就业3000余人。随着木兰不夜城、楚地长歌等新项目的发展,景区的人气越来越旺。如今,不仅村民们回来了,一些外省的商户也慕名而来。

木兰花乡景区商户 何祖燕:我们葛总他提倡的那个理念,我们参考以后,觉得会有发展的前景。

武汉市黄陂区姚家集街道杜堂村党员 乐雷:以前这边基本上都没什么人,基本上都是空巢老人在家里,然后小孩子。现在热闹多了,人气也旺一点,好多在外面务工的现在也都回来了。

落一子,盘活全局。随着景区迅速发展,村民们都吃上了旅游饭。村民喻天军响应村党支部号召,利用老房重建的契机,开办了一家民宿,没想到,当年就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收入。

武汉市黄陂区姚家集街道杜堂村村民 喻天军:当时反映蛮好,客人过来蛮方便,本身我这个地方也方便,到景区也方便,当时客人过来吃饭也有、住宿也有、超市也有。一年再怎么做,挣个三四十万块钱还是挣得到的。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随着杜堂村的华丽蝶变,如今,村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武汉市黄陂区姚家集街道杜堂村村民 张爱荣:上有老下有小,在家里又可以就近就业,生活质量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幸福指数也很高。

2024年,杜堂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到36800元,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增长到77.7万元。

武汉市黄陂区姚家集街道杜堂村党支部书记 葛国兴:我们支部一帮人带领大家一起干,和我们的返乡能人一起闯,才使得我们的产业旺,我们的乡村美,我们的村民富。

武汉市黄陂区姚家集街道杜堂村党支部第一书记 葛天才:我们这以文旅行业的旅游产品为特色,所以真正地带动整个周边的一些产业 包括农业、采摘,包括我们村民利用他们的闲置房屋打造的一些民宿、农家乐,所以希望通过这个项目带动整个乡村振兴的发展。

(长江云新闻记者 王凯 王静波)

责任编辑 潘念
分享到: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