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孝感“十四五”生态答卷:绿水青山映照高质量发展成色

长江云新闻  2025-10-17 22:22:43
分享到:

10月16日,孝感市召开“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成就系列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与绿色低碳发展专场,系统展示了过去五年在生态环境保护与绿色转型方面的亮眼成绩。

五年来,孝感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全面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先后获评全国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城市、省级“无废城市”等多项荣誉,生态文明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

一、环境质量显著提升,蓝天碧水成为常态

“十四五”期间,孝感在水、气、土三大环境战场齐头发力,交出了一份扎实的成绩单:

· 水环境质量持续优良:全市13个国控断面水质优良率连续五年达100%,每年为全省贡献一个优良断面。10个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 空气质量创历史最佳:细颗粒物平均浓度较“十三五”同期下降12.8%。2025年7–9月,PM2.5浓度连续三个月跻身全国168个重点城市前20位,创历史最优。

· 土壤环境安全稳定: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92%,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为100%。

二、长江大保护成效显著,流域治理树立标杆

孝感坚决贯彻《长江保护法》,持续推进长江大保护“十大攻坚提升行动”,累计投入57亿元用于汉江、府澴河、汉北河等支流治理,754个长江(汉江)入河排污口整治完成率、销号率均达100%。

在湖泊生态修复方面,实施“三退”工程,累计还湖11.88万亩,汈汊湖湖面面积扩大20倍。全面落实长江“十年禁渔”,1200名渔民全部转产安置,水生生物多样性稳步恢复。

三、污染防治攻坚深入,系统治理见行见效

· 蓝天保卫战:淘汰低效生物质锅炉70台、燃煤锅炉5台,完成192台锅炉深度治理,淘汰老旧车辆3.8万余台。

· 碧水保卫战:排查整治水环境问题277个,完成率91%。建立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近两年获武汉补偿资金1250万元。

· 净土保卫战:完成57处国家监管、10处省级监管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60.39%。在全国试点绩效评价中获“优秀”等次。

四、绿色低碳转型提速,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孝感将绿色发展融入经济社会全过程,推动产业、能源、交通等多领域协同转型:

· 绿色制造体系基本建成:累计培育国家级绿色工厂18家、省级绿色工厂50家,2024年新增数量位列全省第二。

· 能源结构持续优化:全市新能源装机规模达590万千瓦,首次超过火电,规模稳居全省第三。世界首座300兆瓦级压气储能电站并网发电。

· 交通低碳化稳步推进:主城区公交车、出租车新能源占比分别达97.3%和76.8%,新增充电桩7600个。

五、制度创新引领,构建长效治理机制

孝感在全省率先出台《孝感市府澴河流域保护条例》《孝感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创新建立“河湖长+法院院长+检察长+警长”联动机制。率先开展排污权储备和出让制度改革,实现环境要素高效配置。

此外,全市共有63个乡镇获“省级生态乡镇”、441个村获“省级生态村”称号,实现省级生态文明示范“1+7”全覆盖。

六、城乡污水系统治理,筑牢水安全防线

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以建设“安全韧性现代水网”为目标,累计整治黑臭水体16条,消除率达100%。实施污水收集处理提质增效行动,新建改建污水管网约350公里,城市污水处理能力提升至每日54.2万吨,增长17.8%。

“十四五”期间,孝感以生态为基、绿色为脉,走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同共进的高质量发展之路。面向“十五五”,孝感将继续以美丽中国建设为统领,持续巩固生态优势,让绿色成为孝感打造武汉都市圈副中心的最亮底色。

(长江云新闻记者 罗峰 陈凯歌 通讯员 雷振林 李林)

责任编辑 徐珊珊
分享到: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