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新农人岳晓玲:用“艾草香”铺就“致富路”

云上崇阳  2025-10-17 15:57:43
分享到:

机器轰鸣,艾香四溢。在湖北咸宁崇阳县青山镇蔡墩村,一位返乡新农人岳晓玲,正用一株株艾草,书写着乡村振兴的生动篇章。怀揣着对“端午艾”的深厚记忆,她开启创业征程,将青青艾草化作“致富草”,不仅盘活了乡村闲置资源,更编织出一幅邻里共富的幸福画卷。小小艾草,正撑起乡村振兴的大大希望。

10月16日,崇阳县蕲艾种植合作社车间内机器轰鸣、艾香弥漫,工人们正忙着粉碎、筛选、装袋艾草,一派忙碌景象。崇阳县蕲艾种植合作社负责人岳晓玲正忙着将收割好的艾草放入粉碎机中,随着机器高速运转,新鲜艾草逐渐被粉碎成细小颗粒。她拿着工具翻动传送带上加工好的艾草,不时从出料口捧起一把刚粉碎的艾草,检查成品颗粒的均匀度。

“这一组机器是生产艾产品最重要的一组设备,根据客户不同的需求,每个筛口出来的产品都是不一样的。像这个口出来的绒子,就是艾草最好的精华了,可以做艾条、被子、坐垫。”岳晓玲告诉记者。晒干的艾草经过设备加工后,筛选出不同粗细的艾绒,并通过分层筛网落入对应料仓,颗粒较粗的艾绒将用于制作香薰和饲料,颗粒适中的加工成艾草枕头。

2020年,在外务工多年的岳晓玲和丈夫一同回到崇阳开启创业之路,看到山间野生艾草肆意生长,一个念头在她心中愈发清晰,能不能把这随处可见的艾草,变成增收致富的宝贝。在崇阳县妇联的帮扶下,她前往湖北蕲春、河南南阳等主产区考察,还联系农业专家检测土壤,一点点尝试摸索种植艾草。

“经过我们在外地考察以后就决定种植艾草,现在我们村里的荒地全部被我们开垦出来种植了艾草,这样既解决了撂荒地,也产生了一些经济效益,带动当地村民增收致富。”岳晓玲说道。

如今,崇阳县蕲艾种植合作社先后在青山镇蔡墩村、东山村和石城镇狄洲村建立了种植基地,种植面积已从最初的200亩扩展到1200亩,亩产稳定在3000斤左右。在岳晓玲的努力下,曾经的撂荒地变成了“绿毯子”,还带动50余名妇女实现“家门口就业”。在农闲时间,她还参加农产品展销会,对接外地经销商和学习新的销售模式,为艾草产业寻找更多出路。

“接下来我想跟着县妇联学做电商,把我们‘崇阳艾’卖到全国去。我还计划扩大种植规模,让更多在家的姐妹能加入进来,一起把日子过得更红火。”展望未来,岳晓玲信心倍增。

岳晓玲用艾草编织的,不仅是乡村振兴的致富网,更是属于千千万万农村女性创业者的缩影。她用脚步丈量土地,用实干点亮乡邻的增收路。“小艾草”撑起的,不仅是乡村振兴的大希望,更是新时代农村女性的“大舞台”。

记者:田明  见习记者:王蓓蓓  通讯员:王莎

一审:熊哲

二审:黄益民 熊晓辉

三审:全宗海

责任编辑 姜琪
分享到: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