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黄冈武穴:贴钱40万被嘲“不务正业”?90后村播带3000农户叩开致富门

长江云新闻  2025-10-17 15:56:07
分享到:

倒贴40万做买卖,还被乡邻视作“不务正业”,黄冈武穴“村播”桂莉莉却将这笔“亏本账”,算成了带动3000多农户共富的“致富题”。这位从武汉返乡的90后,把直播间搭在田间地头,用短视频让武穴佛手山药、光头姐豆腐乳等土特产行销全国乃至海外,为乡亲们打开了增收新通道。

沿着大法寺镇上桂村的水泥路往里走,只见清晨的阳光把稻田染成金色,桂莉莉踩着露水走在前面,时不时地停下来跟田边的村民打招呼,声音清脆,笑意盈盈。她熟门熟路地走进村民桂来雨家,翻看屋檐下簸箕里晒成浅黄色的干豆角。这样的场景,是她返乡后的日常,而三年前,这却是件“稀罕事”。桂来雨是桂莉莉收农货的第一户。起初,桂来雨只当这个从武汉回来的姑娘是一时兴起,直言村里干菜多得是,爱吃就拿,不用谈钱。他坦言,以前干菜都是自己吃,从没想过能卖钱,第一次桂莉莉提出帮忙销售时,他根本不相信,直到60多元的货款到手,才慢慢放下疑虑,之后便常年合作,供应干菜、萝卜丝、豇豆等多种农产品。60元的干豆角订单,成了信任的起点。在一次次“一手钱、一手货”的交易中,村民们渐渐习惯了等桂莉莉上门,甚至会提前备好自家最好的农货。但时间回到2022年,桂莉莉的返乡却充满争议。此前她在武汉汉正街做服装批发生意,突然变身“村姑”收农货,在乡亲眼里是难以理解的“逆行”。

桂莉莉的返乡念头,源于2018年的一次探亲。当时她路过一片菜地,看到农户滞销的瓜果烂在地里,内心深受触动。2022年,那颗“想回来”的种子发芽了,她带着在城市打拼积累的资金和经验,毅然返乡,却迎面撞上了一堵无形的“墙”——拍短视频、做直播的她,被乡亲们贴上了“游手好闲”的标签。面对质疑,桂莉莉选择用结果说话。凭借早年做服装电商的经验,她将线上运营逻辑转化为助农工具,先瞄准村里20多户果农滞销的5万多斤柑橘。通过两次短视频、10场直播,农户们的柑橘和蜂蜜被迅速卖空,村民们的怀疑终于开始融化。但农产品电商之路远比想象中坎坷。为打通从田间到餐桌的“最后一公里”、筑牢信任,桂莉莉走上了“亏本路”:20-30元回收的干菜,她9块9包邮售卖,运费全由自己承担,前前后后亏了近40多万元。在她看来,这笔钱是必须交的“学费”,更是长远发展的“信任资本”。那段时间,她身兼运营、主播、客服、打包等数职,还专程去杭州、上海的电商基地学习了一年多,从账号搭建到平台规则逐一攻克。2023年4月从零起步,仅三个月就看到了成效。

直播间火了:武穴佛手山药从日销三五单涨到几十箱,酥糖订单从周边延伸到长三角。桂莉莉没急着补回亏损,反而琢磨起“让农货更值钱”。她发现村民桂仙桃(人称“光头姐”)家的腐乳是三代传承手艺,却因无品牌、无包装,只能在农家乐当赠品。于是她主动对接,带着桂仙桃注册公司、做检测、规范品质、设计包装,还拍摄制作过程传递质朴匠心,让腐乳一举走红,一年卖出4万多瓶。桂仙桃说,以前从没想过腐乳能卖钱,如今光腐乳和酱料一年就能卖20多万。如今,桂莉莉已从单打独斗成长为百人团队的带头人,成立了武穴花香为媒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手握6个抖音账号,销售品类超1000种,覆盖武穴多个乡镇。团队里的返乡青年桂海保介绍,今年销售额已达四五百万,主打当季农货,干菜、土鸡、柑橘等都是热销品,平台还吸引了3名年轻人返乡。

今年八月,桂莉莉当选武穴市村播(联盟)妇联主席。作为“村播+妇联”助农模式的践行者,她义务培训各村女性,手把手教账号搭建、选品和运营,还喊出“女性要顶70%的天”的口号。目前已有24人加入培训,初步形成辐射带动效应。截至目前,与桂莉莉合作的农户超3000户,农货也从初级产品升级为有合格证、可溯源的品牌产品。去年团队销售额达870多万元,仅上桂村土特产就贡献了100多万,村民单靠卖干菜每户就能增收3000-5000元。从“不务正业”到“贴心莉莉”, 桂莉莉没做什么惊天大事,不过是把村民的“土宝贝”当回事,把乡亲的期盼放在心上,3000 多户农户的笑脸,就是她获得的最暖心的勋章。

(来源 垄上行 记者 方楚楚 通讯员 魏坦雄 耿文辉 编辑 祝莎莎 实习生 罗晗旖 编审 朱兵 监制 杨斌)

责任编辑 吴晓文
分享到: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