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老河口: “抢收+抢烘” 战阴雨 筑牢秋粮安全线
面对阴雨天气带来的挑战,连日来,湖北省老河口市各地充分利用降雨间歇,组织开展 “抢收+抢烘” 双线作业,将节粮减损措施贯穿全程,全力克服困难,确保秋粮颗粒归仓,最大程度降低降雨对秋收工作的影响。
近日,在老河口市仙人渡镇白鹤岗村的水稻田里,履带式收割机正来回穿梭,抢收水稻。与传统收割方式相比,这批收割机一小时可完成六七亩水稻收割,作业效率显著提升。截至目前,老河口市已统筹调配2380台此类专用收割机投入抢收,同时,农业部门通过 “线上+线下” 双渠道,动态发布天气预警与低损收割指南,确保农机作业精准对接天气窗口。
“抢收是基础,烘干是关键。” 刚完成过磅的种粮户指着排队入库的车辆说。在老河口市禾冉家庭农场烘干厂区,满载湿稻谷的货车依次驶入,经提升机输送、清理筛除杂后,自动进入智能化烘干设备。这套系统搭载物联网控制系统,可根据稻谷水分含量自动匹配烘干工艺,实时监测热风温度与粮食状态,烘干效率较传统设备提升10%以上。农场负责人阙冉冉介绍:“4台烘干机24小时连轴转,工作人员轮班值守,日均处理100吨湿粮,已累计烘干1000多吨,能覆盖周边7个村的烘干需求。”
全链条保障体系正在发挥实效。据老河口市农业农村局农机股负责人程晓勇介绍,全市提前梳理发布66家烘干点分布及保障热线,117台套烘干设备全部满负荷运转,优先处理水分超标的粮食,从源头杜绝霉变损失。截至目前,全市已调配各类农机具8600多台(套),通过 “履带机抢收+智能设备烘干+流水线处理” 的闭环模式,将机收损失率控制在2%以下。这场与天气的 “抢收战”,是老河口市 “四良融合” 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的生动实践,从田间的低损收割到厂区的智能烘干,每一个环节的精准发力,都在为筑牢粮食安全底线注入坚实力量。
通讯员:郭哲达 余林
一审:梁瑞峰
二审:王建明
三审:刘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