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从10元降到2毛!院士亲自教你如何用AI省成本

长江云新闻  2025-10-15 17:58:03
分享到:

你以为AI只会写诗画画做视频搞“文科”?感觉数字经济都是大厂故事,离你很远?

那就错了!在工地和车间,AI、数字孪生已化身最靠谱的“理工男”,不仅让挖掘机学会了“自己省电”,图纸分析又快又省钱,真正把智能融入制造一线。

10月15日,在武汉举办的2025东湖论坛“工业AI发展趋势与应用前景”主题论坛上,国际智能制造联盟主席杨华勇院士、三一集团副总经理数字孪生研究院院长郄永军分别带来了这些实实在在的案例,让人切实感受到,硬核技术正悄悄改变生产生活。

AI化身“图纸分析官”,成本从10元断崖降到2毛!

在制造业里,零件图纸审核是个“费人又费钱”的活儿。过去分析一张复杂图纸,熟练工程师也要花8分钟,成本大约10元。而现在,用上AI大模型,成本直接降到2毛钱左右!

国际智能制造联盟主席杨华勇院士在题为《高端装备制造人工智能应用趋势》的演讲中,介绍了一款AI“超级管家”——产品研发智能体:气泡图智能标注,虽然前期训练模型投入不小,可一旦“学成出师”,它处理图纸又快又准,成本更是“断崖式”下降。

AI“管家”上岗前,需经历严苛的“训练”:初期投入约10万元标注上万张图纸,再动用强大的A100计算卡进行模型训练。如果自建算力,硬件投入可能高达数百万元,对中小企业而言门槛不低。但一旦“学业有成”,这位AI管家便能在“推理”阶段大显身手。无论是图纸智能问答,还是融入质检流程,它都能快速响应,单张图纸的处理成本显著降低至0.12元到0.25元之间。

挖掘机有了“数字双胞胎”,能耗降了13.6%!

“过去工程机械交付给客户,不管作业场景如何,硬件配置和控制策略都一成不变;现在通过数字孪生技术,我们能实现‘千车千面’的能耗优化,单就挖掘机产品,平均能耗就降低了13.6%,效率还提升了6.6%。”三一集团副总经理、数字孪生研究院院长郄永军的发言,一开场就抛出了令行业和客户眼前一亮的成果。

不光是抓料机,电动搅拌车也受益了。以前为了续航,可能得装大电池增加成本,现在靠数字孪生分析车辆状态、电池性能,甚至连驾驶员的操作习惯都能考虑到,综合电耗降了5%以上,小电池也能跑够里程。

矿山里的无人设备更厉害,现在三一给客户交付矿山装备时,会同步交付一套孪生系统,通过孪生系统能通过大屏实时监控实现“井上控制井下”,大幅降低管理成本和人工投入,工作效率提升 20%,安全风险也显著降低。

技术不搞 “花架子”,实实在在帮大家省钱

不管是华勇院士提到的AI审图还是三一的数字孪生运用,都不是为了“炫技”。就像三一集团不会盲目给所有设备装传感器增加成本,而是盯着客户最关心的能耗、续航问题入手;AI 分析图纸也是,最终目的是让更多中小企业用得起智能化技术,降低生产成本。

目前,三一还把数字孪生用在了海外建厂上,在印尼的工厂就靠国内“灯塔工厂”的经验,通过数字孪生指导建设,新产线一次就达标了。而 AI 图纸分析,也让制造业从依赖老师傅的“火眼金睛”,变成了高效又实惠的智能服务。

或许,这就是科技该有的样子——不遥远、不复杂,实实在在解决问题!

(长江云新闻记者 王雨湄)

责任编辑 王雨湄
分享到: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