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赤壁:“管家式”全程服务解决秋收难题
金秋十月,稻浪翻滚,正是收粮的紧要时节。赤壁市供销合作社为农户提供从种植到收割、从烘干到销售的全流程农业社会化服务,凭借机械化、智能化的“管家式”全程服务,高效解决了秋收过程中农户的“急难愁盼”问题。
10月14日,黄盖湖镇黄盖咀村的百亩稻田里,2台收割机开足马力,在田间来回穿梭作业,眨眼间,沉甸甸的稻穗便完成脱粒,变成金灿灿的稻谷,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一旁等候的运输车上。种粮大户宋东海在此承包粮田已有8年,今年他种植的是“昌两优135”水稻品种,看着满车即将运走的稻谷,他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宋东海感慨道:“今年的产量还是比较理想的,亩产估计在1400斤左右。播种、施肥、除草、打药,这些环节都是供销社全程跟踪服务的,我特别满意。跟以前相比,我现在轻松多了,可以说是‘穿皮鞋种田’,什么都不用操心。从效益上看,肯定比纯人工操作要好。”
为保障粮食生产、提升服务效率,赤壁市供销合作社组建了一支150余人的专业农服团队,广泛吸纳农机手和农技人员加入,同时,将200余台农机设备统一纳入北斗农机管理平台,实现智能化调度,通过分区域管理,优化作业路线,协调作业安排,实现了服务需求与资源配置的精准匹配。
近期阴雨天气较多,粮食烘干成为保障粮食品质、减少产后损失的关键环节。在毕家村供销合作社,村民们驾驶着三轮车,将刚收割的稻谷一车车送到这里。称重后,稻谷被送入专门的仓库进行烘干处理。在机器的轰鸣声中,已烘干的稻谷在库房里堆成了一座座小山丘。
毕家村供销合作社负责人熊伟金介绍:“现在是收购时期,仓库比较紧张。但我们还是第一时间安排当地老百姓的稻谷进入合作社进行烘干,保证他们的稻谷一拉来就能立马卸掉并进行烘干处理,确保老百姓的稻谷能够及时抢收。”
毕家村村民黄火清种植了70亩中晚稻,开镰收割后便第一时间将收割的稻谷运到该合作社,选择以湿谷状态直接进行交易,“一站式”的便捷服务有效解决了他的稻谷晾晒和售卖难题。黄火清说:“像我一个人种70亩田,收割完就有人来拖走。原来没有烘干厂的时候,晒谷要耗费很大的人力物力。现在这样,对老百姓来说方便太多了。”
面对稻谷收割高峰期,毕家村供销合作社的烘干设备24小时连续作业,并安排专人进行维护;同时,按照稻谷水分比例灵活调整价格,敞开仓门随时收购湿谷,确保农户的稻谷不滞销、不霉变、不腐烂。
“我们合作社从9月20日开始烘干作业,每天的烘干量是300吨,日收购量大概在300到400吨湿稻谷之间。我们实行24小时轮换烘干,截至目前,已经烘干了将近8000吨潮粮。”熊伟金介绍道。
从田间地头的机械化作业,到烘干作业的全天候保障,赤壁市供销系统的“管家式”全程服务已覆盖9个乡镇,机械收割面积达3.2万亩,惠及农户5000余户。
赤壁融媒体记者 张美玲
一审:周姿
二审:王诚
三审:马春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