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王展勤:从“军营楷模”到群众“贴心人”

云上咸安  2025-10-15 14:48:36
分享到:

在湖北咸宁咸安区信访局,有一位干部的身影总是忙碌而坚定——王展勤。从手握钢枪保家卫国,到面对群众排忧解难,王展勤完成了一次华丽的转身。然而,不变的,是他那融入血脉的忠诚信念、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永不懈怠的奋斗姿态。

军营十六载,铸就忠诚与本领的丰碑

王展勤入伍16年,他用汗水和智慧在军营里书写了闪亮的青春篇章。王展勤把理论学习作为坚定信念、提高素质的根本途径,坚持“每年一份计划、每月一本书、每周一篇心得、每日一篇文章”,摘抄笔记近10万字,总结的“理论学习五步法”在基层广受追捧。凭着“追求卓越、勇争第一”的信念,他刻苦钻研业务,熟记8种型号油泵启动箱电路图,掌握30多种故障判排方法,达到“五分钟内排除任何故障”的水平。他主动学习计量、司泵、电工等十几项专业技能,成为仓库名副其实的“多面手”。

十六年的军旅生涯,为他带来了累累硕果:两次荣立二等功,被授予“全军优秀士官人才一等奖”,被评为“全国青年岗位能手标兵”、军区“士官标兵”以及“学雷锋学李向群学英模先进个人”,并多次在军区各级会议和报告团中作先进事迹汇报。

转业不移志,在新起点上续写为民情怀

2017年,王展勤脱下军装,转业安置到咸安区信访局。岗位变了,战场变了,但他那份“忠诚使命、服务人民”的初心从未改变。在部队,他保障的是部队的油路畅通;在地方,他疏通的是百姓的心路,解决的是群众的“急难愁盼”。

他把在部队练就的过硬政治素质,化作为民服务的坚定信念;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用在了钻研信访业务、化解矛盾纠纷上;把带兵时那种身先士卒、体贴入微的作风,融入接待每一位来访群众的工作中。从闪耀全军的“标兵”,到扎根基层的“勤务员”,王展勤完成了人生角色的完美转换。

真情暖人心,他是百姓身边的“贴心娘家”

“感谢信访局的领导,你们真是太有心了,还上门看望我这个乡下老太婆。”在咸安区马桥镇马桥社区,80多岁的独居老人袁奶奶紧紧握着王展勤的手,激动不已。在这位老人心中,信访局的干部就是她的“亲人”。

袁奶奶膝下无儿无女,生活孤独而困难,区信访局成了她可以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娘家”。她生病住院后倍感孤寂,便给信访局打去电话,希望能有人去看看她。

这件事被区信访局干部王展勤牢牢放在心上,当日,他与同事们不仅送去了米、油等生活物资和慰问金,更送上了亲人般的陪伴,与老人拉家常、问冷暖,详细了解她的治疗情况和身体状况。临走时,王展勤一再叮嘱老人:“以后有什么困难,随时给我们说,信访局就是您的亲人,就是您的娘家!”

像这样真心真情为民解难的场景还有很多,王展勤在信访岗位上工作8年以来,先后接待群众2100多批次3600多人次,参与信访安全保障工作任务63次,以扎实的作风和一心为民的情怀受到了领导和群众的一致肯定。

“天道酬勤”是他的人生信条。昔日,他用汗水浇灌出军营的功勋之花;今日,他正用同样的忠诚与勤勉,在信访这个平凡的岗位上,继续书写着一名退役军人为民爱民的深沉篇章。

(融媒体记者:陈柱 特约记者:刘城 一审:董盈 二审:聂国力 终审:伍伟)

责任编辑 姜琪
分享到: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