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日快乐!今天,武汉长江大桥68岁了
今天是武汉长江大桥的生日
1957年10月15日
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虽然武汉的大桥有很多
武汉人口中的大桥仅指“武汉长江大桥”
亲爱的大桥,生日快乐!
68年过去
它依然是来汉游客的心头好
桥面上、汉阳门前总是挤满看大桥的人
有不熟悉的游客在桥上横穿马路
武汉居民表示:
从小妈妈就说过,绝对不能横穿大桥!
所以武汉长江大桥究竟怎么玩?
这份大桥品鉴指南别错过!
01
中国风满满的大桥
武汉长江大桥虽是现代桥梁
但在造型设计上广泛借鉴中国传统建筑风格
中国风满满
武昌和汉阳各有一座桥头堡
桥头堡顶层是两对重檐四角攒尖亭
与蛇山上的黄鹤楼遥相呼应
▽
观景阳台参考了中国传统建筑中的“莲花宝座”
以“祥和平安”隐喻大桥守护百姓平安
▽
桥头堡底部是古典的“须弥座”造型
类似故宫午门的墙角
一旁的引桥则以多个圆弧拱券连接桥墩
▽
以桥头堡为界
正桥上是铸铁栏杆
引桥上则是石质栏杆
▽
铸铁栏杆的艺术设计
以“百花齐放、百鸟争鸣”为主题
雕花图案多达48种
每个图案有一个主题
如扬眉吐气、年年有余、大吉大利
▽
在武昌桥头栏杆上
你还能看到当年镶嵌的桥名
写的是“长江大桥”,并没有“武汉”
▽
02
钢铁巨龙般的大桥
大桥正桥主要为钢铁材质
如巨龙般飞架南北
托起公路路面和铁轨
大桥安装钢梁24000多吨
相当于1949年全国钢产量的1/6
▽
虽然混凝土枕木已是主流
但大桥铁轨下的枕木一直是木质的
因为木质枕木减震良好且轻便
当然也需要更多维护、更换
▽
03
身强体壮的大桥
正桥8个厚实的桥墩屹立江中
虽曾遭受70多次船舶撞击
但依然稳如泰山
桥墩下部颜色深浅不一
那是长江水位消涨的痕迹
靠近江岸的桥墩上还有水尺
▽
两岸的引桥坐落在龟蛇二山上
既可以抬升桥面给船舶留出净空高度
又可以借助山石稳住路基
▽
武昌桥头南侧
巍峨的长江大桥建成纪念碑耸立
圆柱形碑身寓意着大桥桥墩建设方法
“管柱钻孔法”
碑顶上的立方体则象征着
修筑桥墩用的打桩机
▽
在纪念碑下方
有一处“黄鹤楼故址”标识
这里是古黄鹤楼的所在地
▽
///
武汉长江大桥已经68岁,它依然是游客们的必打卡地。
大家走上大桥,吹吹风、看看景,抚摸钢筋铁骨,感受“一桥飞架南北”的豪迈。尤其是周末,有时甚至人挨人排队过江,堪比江汉路步行街。
所以大桥会不会因为“年老体衰、不堪重负”而退休?
虽然历经了风风雨雨,但它的设计寿命是100年,身子还硬朗得很。有网友说:“就算在座的各位都退休了,它也不会退休!”
今年4月底,大桥新增了非机动车道,自行车和电动车可以方便过江,游客游玩体验更好了。不过交警也特别提醒,不要在长江大桥上横穿马路,非常危险!
(如果想要到桥的另一侧,可以在汉阳龟山公园南门或武昌司门口过马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