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群众办实事|“五微共治” 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
今年以来,襄阳枣阳市积极探索微网格、微阵地、微服务、微协商、微创新“五微共治”模式,凝心聚力抓好群众服务工作,稳稳托起民生幸福。
枣阳市北城街道办事处江阳小区曾是个无人管理的老旧小区,自网格员下沉红色驿站后,居民反映的楼道灯破损问题当天就被纳入处理范围,并在社区“资金支持+居民众筹”多元共治模式下,一周内解决完毕。
襄阳枣阳市北城街道办事处网格员 曾双庆:我们通过创新实施“微网行动”,构建“小区党支部、楼栋长、红管家”三级治理体系,精细管理上下功夫,小区整体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襄阳枣阳市北城街道办事处江阳小区居民 付中兵:自从对小区改造以后,我们的卫生、充电各方面都管理得相当不错,我们不管大事小事,都跟网格员商量都可以解决。
除了面向社区居民搭建沟通平台以外,枣阳还将微阵地服务触角延伸到老年群体,北城街道办事处北关社区通过“社区补+老人出+能人捐”的模式建设“幸福食堂”,让独居老人吃上可口饭菜。
襄阳枣阳市北城街道办事处北关社区居民 胡祥琴:比自己一个人在家吃饭热闹多了,孩子们也知道我在食堂,吃得规律又健康,他们上班也安心多了。
微服务让群众生活更舒心,而基层治理中的“报表冗余”痛点,也得以用“微创新”破解。枣阳通过“一套表”改革,搭建“枣事早办”平台,打破市、镇、村三级数据壁垒,市、镇、村年度报表数量从341项减到41项,其中,村级减到19项。
襄阳枣阳市南城街道办事处沙店社区网格员 高凡:现在平台填一次各部门共享、省时省力。
微创新提升了治理效率,微协商则让矛盾化解在“家门口”。枣阳始终坚持“群众事群众议”,依托“同心圆桌”“楼栋恳谈会”等微协商载体,邀请居民代表、物业人员、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共同参与,实现“小事不出楼栋,大事不出社区”。
襄阳枣阳市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枣阳市委两新工委副书记 任志刚:我们将持续深化“五微共治”模式,让群众从“关键小事”中获得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切实推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长江云新闻记者 廖云翔 枣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