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湖北松滋:小柑橘成富民“黄金果”

江汉风  2025-10-12 11:35:11
分享到:

近日,在湖北省松滋市万家乡的丘陵山野间,漫山遍野的柑橘林迎来丰收,硕果压弯枝头,香甜的气息弥漫四野。这片曾经的普通丘陵,如今已成为松滋市重要的优质柑橘生产基地。

一颗颗小小的柑橘,是如何成为撬动万家乡村域经济发展、带动百姓致富的“黄金果”的?让我们跟随记者的脚步一起来看看。

在松滋市万家乡邓家铺村的果园里,57岁的种植户彭远仲正和工人们一起忙着采摘、转运,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他的10亩果园今年又是好收成。

万家乡是农业农村部认定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柑橘种植历史悠久。过去,柑橘多以“统货”低价销售。如今,这里的柑橘有的被客商直接订购,更多的则被送入村里的合作社,经过现代化的筛选、分级、包装,化身“精品果”,价值倍增。

松滋市万家乡邓家铺村党总支书记李明介绍:“邓家铺村现有柑橘种植面积5000亩,2017年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柑橘‘一村一品’示范村,现有柑橘种植户350户,户平通过柑橘种植和相关务工收入2万元以上。松滋市荆乡源桔棉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5年,是松滋第一家农民专业合作社 ,该合作社每年加工柑橘5千吨以上,推动了本村及周边的柑橘销路畅通。”

提升附加值,关键在科技与深加工。万家乡积极通过科技赋能与校企合作,成立松滋市陈皮研究博士工作站、双碳实验室、100亩柑橘样板示范基地,选育良种、提升栽培技术、开发陈皮项目等,延伸柑橘产业链。

松滋市万家乡腰店子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朱治军说:“万家陈皮主要是与华南农业大学合作研究的一个新品种,我们现在大力开发这个产品,把果农产品的附加值提高,陈皮发展起来以后,就可以把万家柑橘进行深加工。”

陈皮项目将促进柑橘产业关联配套,加速松滋柑橘产业集群的形成,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并创造大量就业岗位。

松滋市万家乡腰店子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朱治军说:“按照现场的加工标准,20斤柑橘加工1斤陈皮,今年大概能达到5万斤产量。目前整体格局基本上已初具规模,全部投产以后,每年为集体经济增收三四万元,为老百姓增收、集体增富,为乡里创造一个品牌。”

产业的发展,最终的落脚点是富民。万家乡通过“农户+合作社+基地”的模式,实现抱团发展,目前全乡柑橘种植面积超2.6万亩,盛果期果树2万亩,年产值突破亿元,成为名副其实的富民产业。下一步,万家乡将继续在柑橘精深加工上寻求突破,计划实现“从花到果、从皮到渣”零废弃综合利用,让传统产业焕发新生。

松滋市万家乡党委委员、副乡长赵德亚介绍:“目前已经成功引进虹一农业、丰江农业、湖北果愿食品有限公司等,正在逐步建立从柑橘科学种植到产品研发的全产业链条。未来我们还将会推出果汁、罐头等果肉系列产品,陈皮、茶饮、精油等陈皮系列产品,以及小青柑、陈皮虫鸡等衍生产品,全方位推动松滋柑橘产业发展,助力实现松滋柑橘产业增效、农民增收、乡村振兴。”

记者:孙煜瑶、柳子倩 编辑:朱佳敏

一审:唐杰

二审:王桃芳

三审:江敏

责任编辑 李雪婷
分享到: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