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二十四节气养生方之寒露——护好肺脾 心平度秋!

长江云新闻  2025-10-08 08:51:07
分享到:

【衣·防寒保暖,护关守窍】

寒露寒露,遍地冷露。

此时阳气渐退,阴气渐生,天地间‘燥邪’与‘寒邪’交织。北方层林尽染,南方桂子飘香,正是‘燥盛寒起’之季。人体易感咽干鼻燥、皮肤干痒,甚至倦怠乏力。”因此在穿衣方面需要洋葱式穿衣法,内搭棉麻透气,外披风衣防风,早晚添衫防寒邪袭表。防护好颈后“风府穴”、肚脐“神阙穴”及脚踝“三阴交”,避免寒气入侵,睡前可以用艾叶煮水泡脚(38-42℃),驱寒活血,改善睡眠。

【食·甘润滋阴,忌辛宜暖】

医生同期:寒露时节,大自然的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气候最大的特点就是——秋燥。因此多吃芝麻、银耳、莲藕、梨,饮蜂蜜柚子茶、枸杞菊花茶,生津润肺。早餐必食热粥(如玉竹粥、山药芡实粥),少食生冷瓜果,免伤脾阳。

【住·早卧早起,通风防燥】

医生同期:寒露时节,亥时(21-23点)入睡,卯时(5-7点)起床,顺应阳气收敛,室内湿度保持在50%~60%,可用加湿器或清水盆蒸发防燥,每日按揉“列缺穴”(肺经)宣肺祛燥,“足三里”(胃经)健脾益气。

【行·缓动敛阳,登高舒郁】

医生同期:选巳时(9-11点)或申时(15-17点)日照充足时活动,避晨暮寒风。推荐太极拳、慢跑、登高,舒缓情绪。平日佩戴桂花香囊或点燃柏子香,宁心安神,缓解秋郁。

“寒露不‘寒养’,滋阴润燥即是智慧。护好肺脾,心平气和。

记 者 | 肖 锋

编 辑 | 吉世兰

编 审 | 朱兵 杨新波

监 制 | 王小红 肖 鹏

责任编辑 李小涵
分享到: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