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观察:让工业回归都市 存量空间里的生长密码
长江云新闻 2025-09-26 22:09:52
一边是远城区工业用地“挤破头”,一边是中心城区楼宇“睡大觉”——面对城市发展的“空间矛盾”,今年武汉玩起了“空间魔法”,大力推动工业回归都市,为产业升级按下“加速键”!
走进武汉江岸区金运激光的办公楼,往日安静的办公区变了样:工人正围着刚进场的激光打印设备调试,闲置的楼层被改造成文创产业孵化器,激光设备“爬”上楼宇,直接缩短了创业团队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周期。
武汉金运激光股份有限公司合规总监 刘峰:产品要靠近人,靠近服务端,打通(生产)企业和设计者之间的壁垒,快速形成产能和产值。
发展都市工业是世界超大城市的转型密码:纽约专门鼓励“3B”产业进城,服装、美食、机器人制造样样不落;上海则要求都市制造业“贴紧”市场、科创、消费和市民。武汉也有自己的“巧思路”——锚定都市工业的科技属性,像金运激光这样,专做低能耗、高附加值的产品,既解决了“地方不够用”的难题,又能同时实现制造业与人才、市场的紧密对接。
要让工业在都市“扎下根”,空间供给是关键。就拿江岸区来说,不盯着新地建厂房,反而在“微小园区、街巷楼宇”这些存量用地上“做文章”,还推出“岸九条”政策,把创新要素像磁铁一样吸过来。在江岸区创业中心大楼,湖北石墨烯龙头企业汉烯科技,半年带动15家上下游企业集聚,上下楼就是上下游。
武汉汉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胡涛:政府拿出了整栋大楼支持产业链的聚集,我们申报的种子企业,它有政策资金可以对于企业进行扶持。
武汉市江岸区经科局副局长 戴勇:以小尺度、高密度的空间形态嵌入城区,推进发展现代都市工业。
推动工业以更灵活形态回归都市,武汉发布“工业上楼”等方案,提出到2025年建成工业楼宇200万平方米以上,新贡献工业总产值200亿元以上。
(长江云新闻记者 裴蕾 陈芳芳)
责任编辑 徐珊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