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人工智能与数字公共治理发展论坛在武汉举办‌

长江云新闻  2025-09-26 21:17:53
分享到:

9月26日,“人工智能与数字公共治理发展论坛”在武汉举办。论坛汇聚了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30余所高校及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等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围绕人工智能技术驱动下的公共治理理论创新与实践变革展开探讨,为智能时代的治理现代化提供学术支撑。

华科大党委常委、副校长许晓东教授在论坛致辞中表示,《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发布,为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提供了行动指南,也为数字公共治理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他指出,数字公共治理后续需要探索构建“智能向善”理论体系,推动研究方法向人机协同模式转型,并强化学科交叉与国际合作,培养兼具治理理论与技术逻辑的复合型人才。

在主旨报告环节,专家学者围绕“人工智能与数字公共治理”的多个维度展开研讨。厦门大学陈振明教授指出,我们正处于从“数字公共治理”到“智能公共治理”的时代,人工智能推动公共治理的模式发生着深刻转变。四川大学姜晓萍教授认为目前对于人工智能社会实践的理论与实践认知依然存在诸多困惑,需探索开创社会治理人机共生新图景。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副会长鲍静研究员针对AI时代的学科学术发展变革,讨论了人类社会从人机协同、人机接口到人机融合的路径。东北大学张雷教授从波普尔“三个世界”理论入手,分享了关于网络社会发展趋势与人类抉择的思考。北京大学句华教授分析了数字政府建设中人才选拔的约束适应机制,以及该机制对人岗匹配精度与配置弹性的作用。东北大学孙萍教授提出数字治理是工具而非目的,其终极价值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公平正义。南京大学孔繁斌教授从技术路径、制度路径、治理路径入手,分析了人工智能赋能数字公共治理的多维路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蔡劲松教授从城市文化的传承发展体系、建设技术伦理、竞争生态环境等角度,探讨了数智技术赋能城市文化的风险挑战与治理特征。

在分论坛环节,与会人员聚焦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领域,探讨了人工智能时代的公共管理学科建设、跨学科融合创新及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路径、智能技术赋能公共治理研究的方法论革新、数据驱动决策的科学范式转型等前沿议题。

此次论坛由华科大公共管理学院主办,《信息技术与管理应用》期刊编辑部承办,旨在凝聚专家学者们的学术观点和政策建议,促进公共管理学科深化文理工交叉特色,推动强化培养学生的数字素养与技能,为数智治理贡献更多学界智慧。

(长江云新闻记者 汪佳睿 通讯员 王君泽 左盈)

责任编辑 王佳薇
分享到: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