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鄂州 | 第八届鄂州市新时代好少年事迹发布
第八届鄂州市新时代好少年事迹发布 | 薪火传承耀山河
9月25日,第八届鄂州市“新时代好少年”事迹发布活动在鄂州大剧院举行,20位好少年获评表彰。他们是国旗下的守护者、逆境中的追光者、无声世界的引路人、军魂浸润的传承者,更是星火相传的书写者。今天,我们先来看一场关于“薪火”的对话,也是五位少年一曲青春与传承的交响。
一支笔遇见五束光,当少年执起时代的火把——山河,便有了新的温度。11岁的柯其润,是南塔小学国旗手。
鄂州市南塔小学五年级学生 柯其润:当升旗手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五星红旗是国家的象征,能亲手升起它是无上的光荣。站在国旗下,我可以更深刻地感受到爱国之情,也想用它激励自己努力学习,为班级为学校争光。
上百次的练习,源于他对升旗仪式的敬畏,他知道,旗帜的重量,是山河的重量。
鄂州市南塔小学五年级学生 柯其润:护旗,就是护住民族的尊严!国旗升起时,我总想到这是革命先辈用鲜血染红的,升旗仪式就像是在触摸历史的心跳,它在说:“少年,该你了。”
当国旗在朝阳中升起,另一束光,正刺破病痛的阴云…...14岁的姚灵芸,因为疾病失去自由奔跑的能力,但她却把病床变成书桌。
鄂州市育才中学八年级 姚灵芸:十岁那年一次意外,让我患上了“骨肉瘤",经历两次手术让我的腿变得行动不便。因此我的一天中大约有九个小时都是在书桌前度过的。
拐杖支撑起女孩的梦想,病痛从未绊住求知的脚步,姚灵芸精神鼓舞着身边的同学们。病痛困住身体,困不住向阳生长的心。
鄂州市育才中学八年级 姚灵芸:读书不是唯一的出路,却是最容易走的一条路。
鄂州市育才中学八年级 叶梓涵:姚灵芸用她的热情、不怕困难,鼓舞着我们班上的每一个同学。
在姚灵芸对抗命运时,有位女孩正跨越无声的屏障…...汪钰,就读于鄂州市特殊教育学校,天生就有听力障碍的她,如今不但熟练掌握了拼音的发音和拼读方法,还能进行简单的沟通与交流。
鄂州市特殊教育学校启语班 汪钰:世界为我关上一扇门,透过窗,我依然可以看见熠熠星光。
汪钰在班上年龄最小,但品学兼优的她深受同学们的喜爱,连续三年被推选为班长。
鄂州市特殊教育学校老师 陈敏:同学在班里有困难的时候,她总是积极地帮助他们,她心可能是会比较纯净一些,不管是我们老师,还是社会上面很多人,还有他们的父母,真的是给予了他们很对的关爱。然后他们能够吸收了这些爱以后,也能够像太阳一样的把它散发出去。真的是特别的能够感恩的小孩。
鄂州市特殊教育学校启语班 汪钰:我想用自强自立,变声绳索,和我的同学一起爬向有关的地方。
当汪钰擦亮教室的玻璃,有位孩子正在擦亮城市的文明…四年级的江月是社区少年志愿队队长,热心肠的她,是爷爷奶奶心中的“小雷锋”。
鄂州市鄂城区花湖实验学校四年级 江月:我是在部队大院里长大的,每天早晨,看到叔叔阿姨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出操,就像一片绿色的海洋,特别神气!我们家有许多海魂衫,那是爸爸最喜爱的衣服,每当我抚摸着爸爸的军功章,仿佛就触摸到了那惊心动魄的时刻。等我长大了,也要像爸爸一样穿着海魂衫,守护祖国的每一寸碧海蓝天。
军人的纪律,刻进了她的骨子里,江月每天按时作息,学习计划井井有条。她严格遵守校规校纪,带头维护班级秩序,是班级的“纪律标兵”。
鄂州市鄂城区花湖实验学校四年级 江月:我觉得“军人”这两个字,不仅仅是一个身份,它代表了一种精神。就像爷爷说的“红色基因”,就像爸爸做的那些事,都像一盏盏明灯,照亮了我。爷爷和爸爸守护国家的这种精神,就是我们要接过来的“火种”。
鄂州高中高三(7)班 张童喆:书写他们的故事,我听见火种在笔尖噼啪作响。那不仅仅是一个个名字,那是一簇簇跃动的光!这光,是点燃黑暗的勇气,是守护信念的执着,更是传递希望的责任!我们,新时代的青年,是这‘薪火’的接棒人!以我青春之笔,续写不朽篇章;以我青春之火,点亮万里山河!
当武昌鱼遇上摇滚乐:一场音乐节刷新鄂州文旅IP
9月20至21号,鄂州银河左岸音乐节激情唱响,不仅为这座城市注入了蓬勃的青春活力,更以“音乐+文旅”的创新模式,推动文体旅深度融合,成为鄂州拓展消费场景、提升城市能级的一次成功实践。
音乐节现场,数万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乐迷,就在志愿者的引导下乘坐免费的音乐节入场专线,抵达现场。在鄂州诚意满满的服务中,沉浸式感受这座江畔城市的热情与开放。
鄂州市民 涂可仪:这次音乐节给我们家这边带来了非常多的人流量,同时这个音乐节办得也非常地热闹,我作为本地人肯定是希望鄂州发展得越来越好。
湖南乐迷 李菲菲:我是第一次来到鄂州,我一路过来看到了很多志愿者和交警为我们服务,我感觉非常暖心、很热情。这个场地我也觉得特别大,特别震撼,给我们乐迷带来了一次非常好的体验。
本次音乐节实现了“以节兴市、以节促消”,带动住宿、餐饮、交通、旅游等消费业态迎来高峰。
大碗厨非遗武昌鱼店长 吴玉竹:这两天因为音乐节,我们店的客流量有了明显增加,外地游客过来主要是打卡我们的红烧武昌鱼、清蒸武昌鱼、莲藕排骨汤、老鄂城现汆鱼丸,这几道菜也是我们当地的特色美食。
鄂州通过“一键扫码”智慧服务,为外地乐迷精准推荐本地特色小吃、住宿及出行指南,实现“即达即享”,有效延伸了消费链条。
鄂州市鄂城区熊猫电竞酒店负责人 鲁秀:上个月月中,我们25间房在两天之内全部已经订满,这也是我们开业以来最火爆的一次,因为这次音乐节,我们鄂州的酒店行业迎来了一次春天。
本次为期两天的音乐节共吸引省内外乐迷5万余人次。鄂州通过精准加开19趟城际列车、4条入场专线和7条散场专线,实现高效接驳。此次音乐节的成功举办,正是鄂州积极探索以音乐为媒介、以文旅为载体、以消费为动能的融合发展路径。
鄂州市鄂城区委常委 骆志荣 :音乐节是重要的流量入口和窗口,我们将抓住此次契机,着力整合资源,推动“文旅+”产业发展,结合鄂城区特有的山水生态、历史文化,吴王古都、武昌鱼文化等和工业遗址等资源优势,促进农业、工业、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
长江云新闻记者 冉涛 刘璐 全晟 苏潇 实习生 涂诚智
鄂州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