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京山:解锁红松茸种植的“绿色密码”
云上京山 2025-09-25 10:35:09
9月23日,湖北省京山市曹武镇归德寺村的种植基地里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村民们将粉碎的秸秆、农作物残渣与生石灰等材料按比例混合,利用挖掘机堆砌成一座座梯形发酵堆,为红松茸种植提供“营养餐”。
归德寺村共调集17吨玉米芯、16吨栎树渣、3吨稻谷壳,与本村回收秸秆充分混合,预计可种植10亩左右的红松茸。通过精准控制的拌料发酵技术,这些原本被视为废弃物的农业残渣,被转化为富含有机质的优质培养基,不仅避免了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也为特色菌菇产业提供了可持续的养分来源。
基地负责人介绍,发酵后的基料不仅能满足红松茸生长需求,收获期结束后还可作为生态肥料返还农田,形成“菌-肥-粮”循环产业链,实现土壤改良与作物轮作的生态平衡。
这种“变废为宝”的模式,为村民开辟了绿色增收新路径,预计每亩红松茸产量可达4000斤左右,带动周边农户参与种植管理,提供季节性就业岗位10余个。“过去秸秆要么烧掉,要么堆在田里占地方,现在不仅能换钱,还能当肥料用,真是既环保又实惠!”村民高兴地说。
从“废弃物”到“黄金基”,曹武镇不断探索绿色、高效、可持续的农业发展新路径。如今,易店村、源泉镇村等周边村落相继学习推广,有效带动农业资源循环利用,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来源:京山市融媒体中心
通讯员:徐梦琪 张弦
一 审:邱超杰
二 审:余 琴
三 审:游 璞
编 辑:杨清辰
责任编辑 梅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