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大船也能“翻越堤坝”!国内首创船舶反拉下水系统在宜昌试验成功

长江云新闻  2025-09-24 18:30:59
分享到:

9月24日,国内首创的集成式船舶反拉下水系统在宜昌宜都市绿色智能船舶产业园试验成功。一艘长130米、重2000吨的船舶如同乘坐电梯一般,在历时5个小时的平稳移动后,成功“翻越”10米高的堤坝入江。此举标志着我国在船舶建造特种装备领域取得重大技术突破,未来船厂选址将不再受地理位置的限制。

此次试验成功的“晟航”系统,由中铁科工集团自主研发,该系统融合了特种起重装备、重载运输装备、下水系统、智能控制系统四大核心模块。构建起覆盖万吨级船舶从建造、运输到下水全流程的装备体系。此次实船试验中,系统通过“陆上牵引-堤顶转换-滑道入水”三阶作业体系与上下两段式滑道设计,成功完成绿色智能船舶的“翻堤越坝”下水作业,实现了船舶先提升越过大堤、再平稳滑移入江的安全作业,有效保障了长江大堤结构安全与流域防洪安全。“通过PLC协同控制+模块车编组运行模式,能在143米的移动范围内,将精度误差控制在10毫米以内,确保了船舶下水的平稳。”中铁科工集团轨道公司总工程师陈家乐表示。

与传统依靠船舶自重滑入水中的“重力式下水”相比,反拉下水系统具有安全性高、可控性强的显著优势。“以往采用气囊下水时,船舶冲入水中的冲击力很大,对江面宽度有严格要求,下水期间其他船需要避让。新方式不会产生巨大波浪,其他船只可正常航行,安全性和稳定性更高。”宜昌达门船舶有限公司工程准备部经理明水林说道。

中铁科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方敏介绍,下水系统将在十月正式交付使用,“晟航”系统实船试验成功,是践行内河航运绿色发展、智能升级的重要成果。该系统不仅破解了沿江、沿海及内陆船舶建造中生态保护与防洪安全的双重难题,更可为船舶基地制造升级提供可复制的装备解决方案。未来,中铁科工将继续以“晟航”系统助力船舶建造产业补链强链,迈向绿色化、智能化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据悉,该项创新技术将直接应用于总投资50亿元的宜都绿色智能船舶产业园,宜都市船舶产业园项目协调专班负责人徐晓宇介绍,园区项目全面建成达产后,预计每年可建造60条船舶,实现船舶总装及配套制造产值100亿元以上,反拉下水设备将极大提升园区船舶下水效率,高效利用公共资源,助力园区加速打造长江中游绿色智能船舶全产业链生产基地。

(长江云新闻记者 郑莉莉 张琼 乐城 通讯员 兰亭秋)

责任编辑 刘沛然
分享到: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