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孝昌:践行“枫桥经验” 心系百姓冷暖
在湖北省孝感市孝昌县卫店镇,提到派出所民警夏亮,不少群众都会亲切地说:“就是那个‘小夏说法’的夏警官啊!”这位1986年10月出生、党龄十六年的基层民警,用一间调解室、一张笑脸、一套办法,默默守护着全镇的和谐与平安。夏亮在工作中不断探索基层社会矛盾化解新模式新方法,打造了“小夏说法”调解室这一特色调解品牌,先后接待群众法律咨询1500余次,调解纠纷900余起,调解成功率达98%以上,取得了明显的工作成效和社会效果。
聚势“治理创新”,小夏说出基层“大平安”
2022年1月,“小夏说法”调解室正式授牌成立,团队义务调解员由民(辅)警、司法干警、乡镇综治信访干部、专业部门执法人员、资深律师等人组成。调解室负责人夏亮用群众的话,说群众的理,解群众心里的结,努力把“小夏说法”调解室做成基层社会治理的“拳头产品”。
8月7日,卫店镇双钱村一施工队因新建厕所问题与村民武某明发生纠纷。争执中,武某明将施工队一根水管踢断。处警过程中,夏亮带领“小夏说法”调解室团队成员主动上门,经过调解,武某明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主动向施工方赔礼道歉,并联系家人积极赔偿,最终取得双方满意的结果,起到“调解一案,教育一片”的社会效果。
聚合“多方联动”,探索创新调解“五步曲”
在调解工作中,夏亮根据既往工作经验,创新总结出“三点五步”工作法,即调解人员在受理纠纷求助后,面对矛盾双方,首先是把握矛盾细节点,做到以诚相待、不急不躁、微笑迎接;其次是找准矛盾争议点,了解事件起因、认真细致分析,客观把握当事人真实心态,加强批评教育,为争执现场“降温熄火”;最后是抓住关键点,充分给予双方话语权,认真倾听陈述和诉求,抓住转折关键点。
面对群众工作,夏亮把各类纠纷精准化分类管理,按照“家庭、林地、邻里、情感、消费、劳资、项目、交通”等8大类进行细分,划分责任归属。灵活机动运用“用心听、找症结、共商议、分类调、回头看”这“五步工作法”解决邻里纠纷、家庭琐事,从情感上引导、在思想上感化,减少矛盾发生概率。
聚焦“平安风险”,激发群防群治“新动能”
夏亮根据日常接处警情况,常态化分析警情,对已调解的案事件进行定期不定时多轮回访,防止纠纷反弹。将已排查出的各类矛盾纠纷进行风险评估与研判讨论,对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重点纠纷进行分级稳控。
他还结合派出所日常工作,拓展“一村一辅警”和“五户联勤、十户联防”功能作用,探索实行将“自上而下”的矛盾纠纷事后调解转变为“自下而上”的民情民意提前介入,激发人民调解的主动性和前瞻性。
聚力“以案释法”,为民传递法治“好声音”
一个好的以案释法,就是一堂全民共享的法治公开课。近年来,为了让新时代法治思想、法律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夏亮联合多部门开办流动说法讲堂,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鲜活的案例,向广大群众宣讲宪法、民法典等内容。
小小调解室,为民大舞台。夏亮在最平凡的岗位上,用心守护着百姓平安,用行动诠释了“小舞台”也有“大作为”,而这些可亲可敬、默默奉献的人,正构成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最丰实的基础、最坚实的防线。
一审:刘爽
二审:吴荣
三审:黄一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