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宜昌宜都:一键呼叫“水上快递员”

云上宜都  2025-09-23 09:17:40
分享到:

江面微波轻漾,“华峰环保一号”的发动机发出阵阵轰鸣。在长江宜都段,这艘特殊的作业船开启了一天的工作。它并非普通货船,而是专职接收船舶污染物的“水上快递员”。

一键呼叫:江面上的“滴滴叫船”

“现在预约污染物接收,就像点外卖一样方便。”货船船主李先生通过“净小宜”手机APP下单后,不到20分钟,“华峰环保一号”便准时抵达。

“船行长江里,相邀净小宜”——打开“净小宜”小程序,船主可以实时查询接收距离等信息,自主挑选服务方,线上录入污染物数量、种类等资料后提交交付申请。“华峰环保一号”接到订单后,通过AIS系统精准定位导航,第一时间到达交付现场。

这种“一键呼叫”式的调度模式,将接收作业时间由平均45分钟/单缩短为15分钟/单,效率提升超过三分之二。

特殊“快递员”:一船污物换一江清水

“我们接收的不是普通快递,而是对长江的守护。”船员胡振国一边熟练地操作接收设备,一边介绍道。在他手中,不同颜色的管道和容器严格对应不同种类的污染物:蓝色标识生活污水、黑色存放厨余垃圾、红色收集油类废物、绿色容纳可回收废弃物,如同快递分拣般精准高效。

作业现场,船员分工明确、配合默契。生活污水经耐腐蚀专用管道,由自吸泵平稳输送至船载密封储污仓,全程杜绝滴漏;生活垃圾通过加强型特制网兜和吊装设备接收,现场立即按四大类别分拣装桶、压实封装,防止扬散和异味扩散。针对危险废物和废油,作业人员使用专用工具和材料操作,确保污染物不落江、不泄漏、不挥发。

每个作业环节都严格遵循操作规程和环保标准。接收前核查登记、操作中双人确认、交接后实时录入“净小宜”电子联单,实现全流程可追溯。今年1至9月,宜都港区已累计接收并转运生活垃圾88吨、生活污水超8400立方米。

这些数字背后,是特殊“快递员”们顶风雨、战寒暑的辛勤付出。他们日夜航行在江面,凭借专业与坚守践行“垃圾不落江、污水不入河”的承诺,用一船船污物,换得一江清水。

绿色接力:从江上到岸上的闭环管理

当“华峰环保一号”靠岸石柱码头时,一场“绿色接力”随即展开——船舶污染物进入严格的岸上处理流程。生活垃圾经称重记录,由环卫部门专车运送至垃圾焚烧厂无害化处理;生活污水通过码头预置接口接入市政污水管网,输送至三板湖污水处理厂净化处理;含油污水则由具备资质的环保单位专用罐车接收,运往废水处理中心集中处置。

整个流程中,所有污染物的种类、数量、交接时间及去向均通过“净小宜”平台实时记录和追踪,实现从接收到处置的全流程电子化监管,确保各类污染物合法、安全、高效处置,杜绝二次污染。“我们完成了水上环节,岸上环节同样重要。”工作人员表示,每个环节都要做到规范有序。

宜都港区构建的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一体化体系,已成为长江污染防治的亮眼名片,与即将施行的《湖北省长江船舶污染防治条例》倡导的“船上储存、交岸处置”模式高度契合。

从“一键呼叫”的智能调度,到精准高效的接收作业,再到无缝衔接的岸上处置,宜都正借助科技力量和制度创新,书写长江大保护的生动答卷。这群特殊的“水上快递员”,用每日的辛勤付出,守护着母亲河的清澈,让一江清水绵延后世、惠泽人民。

通讯员 张红豆

一审:向姝

二审:李华

三审:党艳秋

责任编辑 黄静蕾
分享到: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