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科技唤醒千年稻香——孝昌“太子稻青科突击队”赋能乡村振兴

云上孝昌  2025-09-21 14:46:52
分享到:

金秋九月,湖北孝感孝昌县邹岗镇的太子稻试验基地里,稻浪翻涌、绿意接天。此时正值太子稻生长的关键时期,一支由青年科技人员组成的“太子稻青科突击队”正在田间与实验室之间穿梭忙碌,以科技之力守护千年稻香,书写着“一粒米”背后的产业振兴故事。

挂标待检的稻穗在阳光下低垂,仿佛在静静等待科学的“检阅”。队员们俯身于田间,细致记录每株稻穗的生长数据;实验室中,一盆盆施用不同锌肥配比的稻苗青翠挺拔,采样检测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从种源优化到生态种植,从品质提升到锌肥调控,一场围绕太子稻全产业链的科技攻坚战已全面打响。

“今年我们布局了三大试验方向。”青科突击队成员程茂梓介绍道,“在三个基地同步开展核心种质提纯复壮、生态有机种植和锌肥调控试验,同时通过盆栽实验精准探寻锌肥施用的‘最优解’。”

科技的力量,正在悄然改变传统农业的“底色”。通过生态种植的太子稻,垩白度低至3%,直链淀粉含量控制在14%,蒸煮后米香浓郁、软糯可口,即便冷却也不回生。这些用数据支撑的品质突破,为太子稻规模化、标准化推广奠定了坚实基础。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而突击队正在为这颗“芯片”注入更强动力。利用EMS化学诱变、杂交育种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团队已成功筛选出400份变异单株,培育出4份转基因材料、108份杂交试验材料,并初步遴选出2个适应性更强、米质更优的候选品系,为实现“中国碗”装“中国粮”增添多重保障。

另一边,实验室中的“锌”突破同样令人振奋。通过精准调控锌肥施用量,太子稻的锌含量可提升30%,香气物质增加20%,在保证产量不降的前提下,大大增强了稻米的营养价值和风味体验。如今,太子稻青科突击队已初步构建起“种源—生态种植—品质调控”三位一体的技术体系,实现从传统种植到科技驱动的全链条升级。他们用青春和智慧,让古老的太子稻焕发新生机,也为“孝昌太子米”区域品牌升级与乡村振兴注入了澎湃的科技动能。

未来,这支队伍还将继续扎根田地、俯身稻浪,用科技的力量让千年稻香飘得更远、更醇。

全媒体记者:佘玥  通讯员:宁莎丽

一审:刘金兮

二审:吴荣

三审:黄一阳

责任编辑 姜琪
分享到: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