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视听长江”系列报道之二 | 湿地焕生机,绿色绘新篇

长江云新闻  2025-09-19 20:32:41
分享到:

九月的荆楚大地,生机盎然,绿意满眸。长江故道波光粼粼,天鹅洲湿地草木葱茏,麋鹿踏草嬉戏,江豚跃水漾起浅笑,昔日濒危生灵在此筑就安乐家园;宜昌长江畔,三峡大坝泄洪道旁植被叠翠,珍稀鱼类保护区内,中华鲟悠然游弋,新投放的鱼苗载着希望融入江水。

9月13日至16日,“视听长江”网络视听创作采风行走进武汉、云梦、天门、荆州、宜昌,循着绿色脉络探寻生态变迁,见证生态优先绘就发展画卷。

守护湿地精灵,解码长江畔的生物多样性密码

长江故道,呦呦鹿鸣。在石首天鹅洲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风团成员看到成群的麋鹿在草地上嬉戏。作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麋鹿的命运折射了生态环境的变迁和发展。从引种时的几十头,到如今野生种群突破1000 头,这片湿地为麋鹿打造了完整的生态链,昔日濒危的精灵,如今已成为长江中下游湿地生态向好的“活指标”,新生的故事让人振奋。

而在天鹅洲这片生态宝库中,不仅有麋鹿的欢腾,更有江豚的跃动——同处石首天鹅洲区域的湖北长江天鹅洲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长江江豚的第一个迁地保护区。这里设有对外开放的江豚网箱游览区,采风团成员能近距离欣赏江豚带着标志性的“微笑”跃出水面,尾鳍划过江面留下涟漪。工作人员介绍说,近年来,保护区向长江野化放归了多头江豚,天鹅洲故道内仍栖息着上百头江豚,种群数量稳定增长。

2016年以来,湖北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石首等沿江县市多措并举全面治污修复水生态,为麋鹿、长江江豚等珍稀动物提供了更加宜居的生存环境。

沿江而上,湖北宜昌宽阔的长江江面上,三峡大坝静护着下游的广袤水土,这里的长江三峡珍稀鱼类保护区,可以寻到中华鲟、胭脂鱼等珍稀鱼类的踪迹。保护区内,人工增殖放流站每年向长江投放数万尾鱼苗,洄游通道的保护与修复,为这些“水中活化石”打通了繁衍之路。看着屏幕中缓缓游动的中华鲟,采风团成员深切感受到,湖北对长江生态的全方位守护,正让越来越多的水生精灵重焕生机。

“守碧水、兴生态、绘画卷”,践行绿色生态答卷

长江之畔,三峡大坝以大国重器守护碧水安澜,站在坝顶远眺,江水顺着泄洪道平稳流淌;坝区周边,植被层层叠叠……这里不仅是防洪、发电、航运的战略枢纽,更承载着守护长江生态的重要使命。大坝通过科学调控水位,为下游涵养了稳定的水域生态,让珍稀鱼类有了适宜的栖息与繁衍环境;持续推进植被修复、水土保持工程,让曾经的裸露山体重披绿装,让每一位到访者都能直观感受到融入大坝每一处细节的生态守护行动。

紧邻三峡坝区的许家冲村,作为三峡移民新村,将生态振兴与民生发展深度融合,走出“兴生态、富百姓”的特色路径。

许家冲村依靠三峡大坝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与民宿产业蓬勃发展——村民们将农房改造为临江民宿,村里更搭建起专属线上平台(许家冲版“携程”),游客通过小程序即可便捷预订民宿,还能同步选购峡江特色农产品,尤其是备受青睐的本地非遗牵花绣手工艺品,实现“住、购”需求一站式满足。

与此同时,村民们主动试水电商,探索短视频宣传、直播带货等新模式,成功将本地茶叶等特色产品销往全国各地,让许家冲的好物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如今的许家冲村,不仅实现了 “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更以 “村在绿中、景在村中” 的鲜活实践,证明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底色,移民新村也能成为绿色发展的样板。

“视听长江”网络视听创作采风行在湿地、江湾与江面间,见证着珍稀生灵的安居故事,也触摸到长江生态修复的坚实足迹。生态保护没有终点,而传播是守护的延伸。采风团不仅是长江生态的“见证者”,更是生态故事的“传递者”——它让更多人们隔空读懂这些“生态活指标”与“乡村新样板”背后,湖北修复长江、守护生灵、赋能民生的决心与努力,让长江生态的新生故事,从湿地江湾、移民新村走向更广阔的天地,也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随长江流水般久久流淌、深入人心。

(长江云记者:孙俊、胡傲蕾、石函  美编:向悦)

责任编辑 胡傲蕾
分享到: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