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十堰 | 张湾区:勇挑经济重担 向新向绿向强
增加值增速12.7% 工业经济聚能成势
今年上半年,十堰市以1351.9亿元的地区生产总值、7.4%的同比增速,位居全省增长首位,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其核心城区张湾区贡献了关键动力:全区工业产值369.4亿元,同比增长10.4%,占全市工业经济总量的27.2%,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走进张湾区东风龙擎动力有限公司装试车间,机器轰鸣声不绝,生产线满负荷运转,每一个工位都在高效衔接。张光泽是一名工装主管工程师,和以往在办公室进行产品研发不同,这两个月,他每天都在生产一线忙碌。
东风龙擎动力有限公司工装主管工程师 张光泽:我响应公司号召,组建了精英突击队并成为了其中一名成员,每天在一线进行支援生产现在我们的车间都是每天满负荷生产。
在龙擎公司,像张光泽一样的青年突击队队员还有30多名。今年上半年,企业实现销量的大幅增长,单小时产量较历史最高水平提升16%以上。为支撑企业高产,企业组织党员突击队带头规范作业、青年突击队支援一线生产,通过现场培训、巡视指导与实操支持,将团队力量转化为产能提升的“助推器”。
东风龙擎动力有限公司装试车间副主任 张红玉:上半年,东风龙擎的销量同比增长了65%,变速箱的销量上升了61%,因为产能比较高,我们就说要发挥党员的带头模范作用,来实现我们的高产增加。
销量与产能的双增长,背后是核心产品的“硬核实力”。今年,东风龙擎聚焦产品迭代升级,针对发动机与变速箱两大系列进行全面优化,完成7款发动机、5款变速箱的升级迭代。
东风龙擎动力有限公司主任工程师 刘波:(这款)燃气发动机是东风商用车在清洁能源动力领域的核心产品,百公里气耗较同类产品降低5%到8%,显著降低运营成本,寿命达120万公里,可靠性领先行业。
今年上半年,张湾区134家规上零部件企业上半年贡献产值94.8亿元,占汽车产业比重达38.5%,成为张湾经济不可或缺的“底盘”。除了传统汽车行业,作为全球新能源电池领域的头部企业,张湾区远景动力的电芯产线正开足马力,生产全新一代的315Ah储能电芯产品。
远景动力技术(湖北)有限公司总经理 孙志能:通过技术创新手段,打破了储能电芯“长循环寿命”和“高能量密度”,无法兼容的技术难题,我们的315安时储能电芯,实现了“单颗电芯一度电”,循环寿命高达12000次。
今年上半年,远景动力十堰基地产值增长超50%,已累计向全球交付超50吉瓦时储能大电芯,产品应用于全球20多个国家的超300个储能项目。
远景动力技术(湖北)有限公司总经理 孙志能:今年下半年,将继续聚焦于300+安时储能大电芯的高质量交付,通过满负荷生产保障全球订单需求,全力冲刺全年产销目标,预计全年储能产品出货量同比大增。
以“创新”赋能 借“数智”增效
今年以来,十堰市张湾区锚定“先进设备迭代、数字化转型深化、绿色装备普及”三大方向,以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为核心抓手,推动辖区企业向“智”造升级、向效率要益,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赛道上持续发力。
走进张湾区东科克诺尔商用车制动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机械臂精准抓取零部件、AGV小车穿梭转运物料。核心产线上,空气悬架控制系统单元正有序下线。经过多轮技术迭代,这条生产线的设备综合效率已跃居行业前列。
东科克诺尔商用车制动有限公司制造部经理 吕红安:这条产线在智能化改造中,集成了自动转运,自动分拣,智能拧螺丝及在线检测等技术,缺陷识别率超过99%,这款空气悬架控制系统单元投产不到半年就完成10万台订单吗,今年全年订单目标已锁定20万台。
随着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公司重点推进“智能仓储”建设,通过数字化系统打通仓储、生产、物流的数据壁垒,实现物料“按需调取、精准配送”,让供应链运转更高效。
东科克诺尔商用车制动有限公司制造部经理 吕红安:通过智能化仓库改造,我们的生产周期缩短了20%,仓库空间利用率提升30%,发货速度提升40%。
在张湾区另一处“智造”现场,东风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车间,DDG160双五轴加工中心机床正进行出厂前的最后调试。
东风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机床技术中心主任工程师 刘方:我身后这三款零部件是新能源汽车一体化压铸的厚底板、前机舱,还有电池托盘,重量比较轻,通过换型工装可以实现快速换型,满足国内主机厂多车型的迭代混流生产。
此前,国内新能源汽车一体化压铸领域所需的高端加工设备,长期依赖进口,东风设备组建专项研发团队,攻克高加速度驱动、大行程精度控制等核心技术,最终成功研发出这款国产替代设备。
东风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机床技术中心主任工程师 刘方:这款双五轴加工中心的核心优势,就是高加速度、大行程,还能灵活实现产品的换型,完全能替代进口产品,还能根据国内车企需求提供定制化服务。
今年以来,东风设备已有7个项目入选国家、省级重点项目,获得超5000万元资金支持。政策红利加速转化为发展实效。2025年,张湾区已有24个省、市级科技计划项目成功立项,获得补助资金1521万元;同时深化“知识价值信用贷”改革,为179家企业发放贷款13.8亿元。
精准招商引“活水” 产业发展“加速跑”
今年以来,十堰市张湾区将招商引资“一号工程”作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紧扣“精准匹配、靶向发力”思路,通过招引优质项目、优化落地服务,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
在张湾区花果街道东风64厂,工人师傅正在对老厂房进行改造,曾经的开水房、冰糕厂、汽水房,即将蜕变为集火锅餐饮、茶咖休闲、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火锅工厂”。
十堰市张湾区东风火锅工厂项目负责人 王雷:我们一期火锅小院餐饮综合体,在“十一”期间对外试营业,二期大工程应该是在今年年底能够全面完工。
东风火锅工厂项目计划投资1900万元,总占地近6000平方米,在项目建设中,施工团队对老厂房进行专业加固与修缮,严格保留原有建筑风貌;同时将东风工业历史融入场景设计,精选十堰本地食材,着力构建“可吃、可玩、可购、可体验”的沉浸式消费场景。
十堰市张湾区东风火锅工厂项目负责人 王雷:客人在就餐过程当中,能够体验到东风老厂的一个工业文化,像类似这样的地方,我们总共遗留保存了大概有十处左右。
在盘活存量资产、打造消费新场景的同时,张湾区着眼产业升级,以跨区域协作招商破局新兴赛道。依托深堰产业协作机制,张湾区瞄准矿山、隧道、应急救援领域的技术空白,主动对接深圳优质企业资源,成功引入智能空气净化装备车项目。这台由深圳企业研发、张湾企业生产的装备车,搭载十堰本土东风猛士车底盘,实现“深圳前沿技术+张湾制造基地”的深度融合,不仅能在40分钟内快速净化爆破烟雾、粉尘及有毒气体,单次作业电耗还不足百元,填补了我国特殊场景空气净化的行业空白。
深圳市玖木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刘建华:它采用了负离子技术、等离子技术、高压静电技术、水带荷电技术、空气净化还原技术,这些技术突破了行业的很多技术瓶颈。
该车从签约到下线仅用一个月,这一“张湾速度”的背后,是张湾区深化跨区域产业协作招商的生动实践。为推动深圳前沿技术与十堰产业基础深度融合,张湾区不仅为该项目开通“审批绿色通道”,还协助企业快速对接本地汽车零部件供应链,解决生产配套需求,让“外来技术”稳稳扎根“本地土壤”。
深圳市玖木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刘建华:未来在十堰,我们要在整个行业作为龙头,要创造百亿千亿的产值。
今年上半年,张湾区累计签约项目100个,协议总金额超600亿元,其中,已注册项目91个,已开工项目57个,签约项目个数、金额均位居十堰市第一。
长江云新闻记者 陈赟 赵龙文
十堰台 徐静 张湾融媒 刘学锐 徐春晓 叶航 金小龙
通讯员 冯倩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