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艺桐:小小非遗守护者 经纬间写满少年担当
长江云新闻 2025-09-19 10:02:43
西兰卡普,这一承载着土家族千年文化记忆的织锦技艺,是土家族文化传承的重要符号。在恩施州来凤县,10岁土家族女孩洪艺桐,用热爱与行动,守护着这缕千年织锦的文脉,续写着新时代的传承篇章。每个假期,博物馆里都有洪艺桐专注的身影。像一名小小的研究员一样,洪艺桐深入了解西兰卡普纹样背后的故事,用小本子密密麻麻地记录下纹样的名称、寓意和色彩搭配。
恩施州来凤县第二实验小学学生 洪艺桐:第一次在博物馆看到西兰卡普,我就被它迷住了,那些五颜六色的图案好像会说话,这些承载着土家族千年智慧的织锦,更像是一部无字史书,诉说着土家族世代传承的美丽故事。
每个周末,洪艺桐都会到图书馆查阅西兰卡普的资料。她将阅读视为打开文化宝库的钥匙,读书笔记的字里行间,流淌着她对家乡的热爱。
恩施州来凤县第二实验小学学生 洪艺桐:当我读到“四十八勾”图案,象征子孙繁衍时,突然明白,织锦里藏的是对整个民族的祝福,原来这一针一线,织的不仅是绚丽的锦缎也是对整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永恒祝福。
在西兰卡普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指导下,洪艺桐尝试着绷线、配色,于经纬间体悟专注与匠心。洪艺桐将西兰卡普的故事与博物馆展览里那些针脚细密、纹样璀璨的织物细节,制作成短视频作品《走进“非遗”——西兰卡普》,让西兰卡普文化走进大众视野,作品传播量超过5000人次。
现场声:我们家乡不仅有好听的山歌,还有美丽的西兰卡普,又称土家织锦。
作为土家文化的“小小守护者”,洪艺桐多次参加省、州、县各级活动,在校园里发起“土家语传唱小组”,教同学们说土家语,唱土家歌,为同学们讲解西兰卡普的知识。
恩施州来凤县第二实验小学学生 洪艺桐:希望通过自己的讲解和分享,让更多的同学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长江云新闻 来凤台 周林)
责任编辑 陶多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