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直通黄冈|聚焦黄冈林下经济

长江云新闻  2025-09-18 18:31:03
分享到:

直播间搬进板栗园 罗田板栗链通世界

黄冈森林资源丰富,近年来,坚持“生态立市、产业强市”战略,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在中国“板栗之乡”罗田县,不少村民在这个秋季将直播间搬进板栗园,实现“树上栗球,线上下单”的新体验。

九月罗田,板栗飘香。在核心产区罗田县平湖乡,村民们一边忙着采收,一边直播带货。

黄冈罗田县凤山镇栗子坳村种植户 陈世旺:今年是一个丰收年,板栗长得很好。这两天(一天)能收一两百斤的板栗,每天都有人来收购。

罗田板栗仁色泽亮黄,口感香糯。依托60万亩标准化种植基地,年产量稳定在6万吨左右。今年,当地创新推出“板栗公园+直播间”的创新模式。

湖北邦洲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 陈材:8月中旬到国庆节这个时间有新鲜的板栗,很多朋友每到这个季节都会到罗田来尝鲜,每天销量1000多单。

此外,罗田还构建起完整的深加工产业链。今年,湖北首条充氮气保鲜生产线运行,龙头企业投资8000万元升级设备,将传统“论吨卖”的板栗,转化为250克精美包装的休闲零食,单价提升至每斤25元,收入较以往翻了三倍。

湖北益佳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 熊中刚:充氮气就是栗仁自然转糖以后,在它的最佳期给它加工,最大地保留它的原始风味,保质期能够达到12个月。

目前,全县38家加工企业产品涵盖5大系列30多个品种,畅销国内126个城市,出口54个国家和地区,成为我国最大的板栗加工集群。2024年,罗田板栗全产业链产值已达22.5亿元,品牌价值高达26.98亿元,位居湖北林产品前列。

黄冈罗田县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 袁泳:依托板栗加工集群和南方板栗加工集散中心的优势,对深加工产品进行了定制优化,每年通过深加工产品出口创汇达到了60%以上,让板栗附加值较鲜销销售阶段提升了3-5倍。

油茶林下添“金” 团风射干提质增效

罗田的板栗全国飘香,黄冈团风县的林下种植今年也有新收获。当地依托自然条件,在油茶林间套种中药材射干,通过培育良种和精细化管护,射干收获期缩短一年,产量提升50%以上。

初秋时节,山间气候时雨时晴。在团风县杜皮乡雪山岭村的油茶林里,射干已经结出深紫色的种子,枯黄的叶片下射干的块茎正快速生长。得益于套种的模式,油茶和射干生长互补性日益显现。

黄冈团风县杜皮乡雪山岭村村民委员会副主任 王爵刚:油茶的管护费用比较高,我们就是利用在油茶基地里面套种射干。油茶是稍微要光线比较少一点的,射干有光合作用,还有控制油茶里面杂草的生长能力。

林下套种技术是当地林业部门推广的新模式,当地射干种植的龙头田生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最先推广了这一技术。通过与湖北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合作,射干繁殖技术得到突破,结合水肥一体化设施的精细化管理,射干的亩产提升了50%。

田生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林田生:没有跟高校合作的时候,亩产可能在80公斤到100公斤,现在最低达到了150-200公斤,最高已经达到300公斤了。

近两年,林田生结合团风射干的植物特性,陆续收集种子,进行工厂化育苗,既增加了种苗存活率,又让田间采收时间缩短了一年。

田生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林田生:原来我们都是一定要在地里三年,我们再育苗,育苗是一年,再移栽让老百姓早点受益,从我们育苗基地这边就是让他们缩短一年时间。

目前,团风射干种植面积超过5500亩,种植市场主体33家,形成了“林农+合作社+深加工企业”的产销一体模式。当地也依托射干打造产业特色强镇,成为林农增产增收的致富新路子。

黄冈团风县林业局造林股股长 邵华军:以山区乡镇为重点,有序地扩大种植面积,科学地提升林下效益,实现面积和效益的并驾齐驱。

科技政策双赋能 林下经济结硕果

黄冈作为重要中药材基地,“十大楚药”中占五种。当地大力发展林下经济,运用套种、工厂育苗等新技术,并出台奖补、林权质押等扶持政策,推动产业深化。

在国有薄刀锋林场,湖北楚十味药材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方礼钢正带领工人采用桶装栽培技术种植天麻。这里是罗田正在建设的万亩天麻林下仿野生栽培基地,总投资6亿元,一期已种植了2000亩。

湖北楚十味药材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 方礼钢:如果是用传统种植,土地要十多年以后才能利用,(桶装)这个菌种木质全部能吃掉,它不容易流失,产量也比较传统的能高10%左右。

林下仿野生种植解放了农田,节约木材20%、用地60%,生产周期由传统的两年缩短为一年内。推动天麻从传统中药材种植向标准化、智能化、生态化转型。

黄冈罗田县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 袁泳:我们创新推行林场+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联动机制,整合多方资源,形成了风险共担利益共存的共同体。

在英山县温泉镇赵范村,郑怀通过套种油茶和黄精、苍术等中药材,提升香榧生长效率和收益。

英山县有良香榧合作社理事长 郑怀:在树脚下套种上中药材之后,要定期给它施肥,定期除草,就发现香榧树长势比没有套种之前要长得好,果子也结得要多。

在当地林业部门的培育下,有良香榧合作社在去年升级为省级林业龙头企业,各项扶持政策也纷至沓来。

黄冈英山县林业局生态修复股负责人 姜勇:帮他们解决油茶苗木,同时每亩给予补助资金700元,争取省林业产业奖补资金每年大概20-30万元左右,支持这个企业发展林下经济。

今年,黄冈市林业局出台多项规划和政策,通过政策奖补、林权抵押贷款、大宗农产品质押贷款等措施推动林下经济规模化、精细化发展。

黄冈市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 骆明正:立足我们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提出了一县一品、一乡一特的发展思路,落实落细各项扶持引导的措施,推动我们黄冈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医药邂逅绿水青山 林下康养正当时

许多人可能还不知道,文旅康养也是林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黄冈依托李时珍故里和千里大别山风光,将中医康养融入旅行,打造特色文旅体验。

“十一”黄金周即将到来,在英山县桃花溪康养度假小镇,新开放的理疗中心深受老年游客青睐。游客可体验八段锦、推拿、艾灸等服务,回头客还享有一人一档的康养档案。

英山县桃花溪康养中心康复治疗师 贺雪春:对每个过来调理的顾客都有健康档案,下次有需要过来的时候,我们根据上一次的调理可以给他相应地做一些保健、理疗。

把康养馆开到景区,是当地发展林下经济的缩影。今年英山与安徽岳西跨省联动开通旅游专线,两个月为两地林场带来了300万元产值。

黄冈英山县国有桃花冲林场场长 邬刚:我们就把针灸中药、森林资源疗养这块也充分地发展起来,利用林下做一些森林步道,还有建森林疗愈、静养这样一些项目。一住基本都住十天半个月,最长的能住三四个月。

在医圣李时珍故里蕲春县,当地利用北部山区发展了5000亩黄精种植。除了九蒸九晒古法烹制黄精外,还辅以各种材料,秘制黄精保健酒。产品畅销广东福建,年销售超50吨。今年又新建厂房,准备扩大再生产。

湖北李时珍百草园园林有限公司总经理 叶文武:在打造一二三产业融合。目前,50亩园区所有的厂房,包括我们的综合楼基础已经全部完工。计划在2026年1月份之前投产,投产之后年产黄金酒1000吨以上。

黄冈蕲春县林业局副局长 胡卫华:探索从林下种养殖到森林康养和生态旅游的立体发展三产融合模式,重点推进中药材的提取和深加工,发展康养、药酒,推进药旅联动,实现产业致富的新路径。

今年,黄冈推动林下经济与森林康养深度融合,开展资源有偿使用和集体林收储整合试点,引入社会资本发展生态旅游。截至2025年,林业产业总产值目标提升至500亿元,其中林下经济规模达462.91万亩,总产值122.04亿元,带动55.89万农民增收。

黄冈市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 骆明正:依托我们林业的资源,做好森林康养和中医药文化传承的结合文章,最终实现了林农增收、企业增效、政府有税收,我们的老百姓享受得到绿水青山的福祉。

长江云新闻记者 刘骞 胡文超 周航川

罗田台 胡亮 团风台 任毅 英山台 刘聪 蕲春台 陈祥

通讯员 陈钦 董钰 郝建明

责任编辑 刘沛然
分享到: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