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黄冈|科技政策双赋能 林下经济结硕果
黄冈作为重要中药材基地,“十大楚药”中占五种。当地大力发展林下经济,运用套种、工厂育苗等新技术,并出台奖补、林权质押等扶持政策,推动产业深化。
在国有薄刀锋林场,湖北楚十味药材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方礼钢正带领工人采用桶装栽培技术种植天麻。这里是罗田正在建设的万亩天麻林下仿野生栽培基地,总投资6亿元,一期已种植了2000亩。
湖北楚十味药材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 方礼钢:如果是用传统种植,土地要十多年以后才能利用,(桶装)这个菌种木质全部能吃掉,它不容易流失,产量也比较传统的能高10%左右。
林下仿野生种植解放了农田,节约木材20%、用地60%,生产周期由传统的两年缩短为一年内。推动天麻从传统中药材种植向标准化、智能化、生态化转型。
黄冈罗田县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 袁泳:我们创新推行林场+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联动机制,整合多方资源,形成了风险共担利益共存的共同体。
在英山县温泉镇赵范村,郑怀通过套种油茶和黄精、苍术等中药材,提升香榧生长效率和收益。
英山县有良香榧合作社理事长 郑怀:在树脚下套种上中药材之后,要定期给它施肥,定期除草,就发现香榧树长势比没有套种之前要长得好,果子也结得要多。
在当地林业部门的培育下,有良香榧合作社在去年升级为省级林业龙头企业,各项扶持政策也纷至沓来。
黄冈英山县林业局生态修复股负责人 姜勇:帮他们解决油茶苗木,同时每亩给予补助资金700元,争取省林业产业奖补资金每年大概20-30万元左右,支持这个企业发展林下经济。
今年,黄冈市林业局出台多项规划和政策,通过政策奖补、林权抵押贷款、大宗农产品质押贷款等措施推动林下经济规模化、精细化发展。
黄冈市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 骆明正:立足我们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提出了一县一品、一乡一特的发展思路,落实落细各项扶持引导的措施,推动我们黄冈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
长江云新闻记者 刘骞 胡文超 周航川
英山台 刘聪
通讯员 董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