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每日一宝丨2300年前的“天庭通行证”,竟藏在荆州博物馆这块玉里?

江汉风  2025-09-18 14:33:33
分享到:

在荆州博物馆的展柜中

一件战国时期的玉佩

静静诉说着2300年前的神秘故事

它以人、璧、龙、凤的奇幻组合

将楚人的生死观、宇宙观

与跨文化交流的密码

凝练成一方温润的玉璧

这便是被誉为

“战国玉雕巅峰之作”

玉龙人鸟佩

一场跨越时空的“天人对话”

image.png

玉龙人鸟佩

出土于湖北荆州院墙湾一号楚墓

长7.05厘米

宽3.95厘米

厚0.4厘米

它以透雕技法精雕细琢

宛如一方微缩的“通天仪式剧场”

凝固了古人对天界的瑰丽想象

暗藏着一整个“神话宇宙”

核心主角

是掌控天地的“神秘巫师”

秃顶肃穆

身穿网格纹长袍

双手控龙、头顶玉璧

俨然一位正在行仪的通天巫师

学者推断

这位“无发祭司”

应是执掌祭祀的巫师

此佩绝非寻常饰物

而是用于通灵仪式的“通天法器”

专门保佑墓主人

“一键升天,直达仙界”

楚人的宇宙观与生死哲学

image.png

整体布局严谨对称

展现龙腾凤舞“升天阵列”的动态画卷

双龙相向盘踞

龙尾卷曲如云

龙身布满象征力量的人字形纹

张口的姿态似在低吟龙啸

龙脊之上

两只凤鸟昂首伫立

凤首与龙头

齐刷刷朝向人头顶的圆璧

构成闭环的“通天图腾”

独特的纹饰密码

凸显跨地域的文化“暗语”

立人长袍上的网格纹

并非楚地“本土符号”

而是与河北中山国北狄文化的

玉雕风格高度相似

这或许是

战国时代的“艺术混搭”

既用外来纹样

强化巫师的“神圣异域感”

亦可能是工匠

借鉴成熟工艺的智慧选择

此佩与熊家冢殉墓出土的

“人乘龙凤玉佩”

在构图与服饰细节上惊人相似

似出自共同信仰背景或工艺传统

堪称战国玉雕“姊妹篇”

一块玉,半部战国史

玉龙人鸟佩

是楚人献给宇宙的情书

是工匠刻在石头上的史诗

它跨越千年

依然在荆州博物馆的展柜中低语

邀请我们倾听

“巫风盛行、龙凤呈祥”的

时代心跳

编辑:朱佳敏/一审:唐杰/二审:王桃芳/三审:江敏)


责任编辑 李雪婷
分享到: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