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襄阳宜城:全产业链机械化确保阴雨天颗粒归仓

长江云新闻  2025-09-18 13:03:41
分享到:

近日,襄阳宜城市55万亩水稻进入全面收获期。面对连续阴雨天气的不利影响,当地通过全产业链机械化服务和精准电力保障,确保秋粮颗粒归仓,助力农民实现增产增收。

作为全国粮食生产大县,襄阳宜城市今年水稻种植面积达55万亩。连日来,襄阳地区持续的阴雨天气给水稻收割工作和秋粮品质带来挑战。为此,宜城市农业农村部门组织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户抢收抢种,同时调配大量收割机投入生产一线,利用晴好天气加快收割进度。

在宜城市各粮食收购点,记者看到一派繁忙景象:铲车、货车和农用三轮车冒雨穿梭,烘干塔全力运转。为确保粮食安全,农业部门还协调周边烘干企业代为加工,兜牢粮食安全底线。

襄阳宜城市木渠村种粮大户杨健告诉记者,以前种粮靠天收,现在粮食能及时烘干,品质有保障,一亩地还能多收百把块钱。该村党支部书记廖锋平介绍,目前村里已烘干粮食1000多吨,日收购湿稻超过100吨。

丰收的背后是政策支持和农业科技的双重驱动。近年来,宜城市通过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推广高效农机、优质品种和先进种植技术,实现了从育秧、插秧、田间管理到收割、烘干、加工的全产业链机械化服务。

为确保秋收用电,襄阳宜城市供电公司组织11支秋收支农服务小分队,全面排查秋收涉及的供电线路和设备。队员尹威介绍,公司为全市14个粮食烘干点制定“一企一策”用电方案,目前已解决各类用电问题10余起,为秋粮顺利收割提供了坚实的电力保障。

目前,襄阳宜城市秋收工作正有序推进,全产业链机械化服务不仅提升了水稻生产的效益和质量,更让农民切实感受到现代农业发展带来的实惠。

(长江云新闻记者 李晓雨 宜城融媒体中心 钟军 李锋 通讯员 马浩铭 廖锋平 编审 廖云翔)

责任编辑 徐珊珊
分享到: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