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及时课”为阳新“狮子头猪”插上腾飞翅膀
“以前总觉得品种改良是‘远水解不了近渴’,今天听马教授讲完,才知道咱们阳新狮子头猪的潜力这么大。”9月17日,黄石阳新桃花泉大酒店的会议室里气氛热烈,刚听完授课的阳新县生猪养殖产业协会会长蔡克满正拿着笔记本和同行交流心得。这一天,一场专为阳新“量身定制”的生猪养殖技术培训班,让在场的养殖户们都找到了“解渴”的答案。
提起阳新的生猪养殖,“狮子头猪”是绕不开的招牌。这种本土品种肉质鲜嫩、口感独特,在本地市场一直很受欢迎,但这些年,不少养殖户却犯了难:传统养殖模式下,品种退化、抗病能力弱的问题逐渐凸显,加上消费者对“无抗肉”的需求越来越高,怎么让老招牌焕发新活力,成了大家心里的“头等大事”。
“不能让好品种被埋没了。”县生猪养殖产业协会会员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经过多方协调终于促成了这场培训班。开班当天,县科协、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一走进教室,就被养殖户们期待的目光所围住了。“咱们阳新的‘狮子头猪’是金字招牌,这次请专家来,就是要帮大家把这块招牌擦得更亮!”相关负责人的话,一下子说到了养殖户的心坎里。
当天的授课老师都是行业里的“大拿”。华中农业大学的教授马立保一上台,就拿出了精心准备的阳新狮子头猪品种资料。“大家看,这个品种的猪有个特点,抗病基因其实很有优势,只要通过科学的选育和繁育技术,就能把这个优势放大。”马教授一边讲,一边结合本地养殖案例,从仔猪选育到成猪管理,把复杂的技术讲得通俗易懂。台下的养殖户们听得入了神,有的赶紧用手机拍课件,有的在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着重点,生怕漏了一个关键步骤。
而山东西之盟的无抗养殖专家周华杰,带来的内容更是让大家眼前一亮。“无抗养殖不是不用药,而是用科学的方法减少抗生素使用,让猪肉更安全。”周华杰拿起提前准备的饲料样品,现场讲解如何通过调整饲料配方来增强猪的免疫力,还分享了自己指导过的养殖户从“传统养殖”到“无抗养殖”的转型故事。“原来无抗养殖也能降成本、提效益。”养殖户李相明听完,忍不住和旁边的人感慨,“回去我就想试试这个新方法。”
培训结束时,不少养殖户还舍不得走,围着专家问个不停。“马教授,我们村的猪舍条件有限,品种改良能分步骤来吗?”“周老师,无抗养殖的疫病防控,有没有简单好操作的办法?”专家们耐心解答着每一个问题,直到大家都得到满意的答案。
“这堂培训课,比送钱送物还实在。”三溪镇姜福村养殖大户伍玲笑着说,“以前养猪靠经验,现在知道要靠技术。有了这些‘法宝’,我们阳新的‘狮子头猪’肯定能卖得更远、更火。”
这场培训班,就像一粒种子,在阳新生猪养殖户的心里播下了希望。而随着品种改良技术的落地、无抗养殖理念的普及,阳新的“狮子头猪”正一步步挣脱传统养殖的束缚,朝着更高品质、更优效益的未来腾飞。
特约记者:张丕兴 通讯员:王晨曲
一审:高薇
二审:张贵华
三审:朱兰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