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我们|董永华:“折翼”老师和他的“折翼”天使
在恩施州鹤峰县特殊教育学校,有这样一位老师——他自己身有残疾,却以超乎常人的爱心与坚守,为一群特殊的孩子修补翅膀、点亮心灯。新时代的我们,来认识“折翼”守护者董永华。
眼前正手把手教学生生活技能的老师,就是董永华。2014年,28岁的他放弃在武汉的工作,回到家乡投身教育。2019年,鹤峰县特殊教育学校成立,他成为这里最年轻的“拓荒者”。
恩施州鹤峰县特殊教育学校教师 董永华:我们就摸着石头过河,如何去教这些学生,就是要有爱心、有耐心、责任心。
在董老师看来,特教的意义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在于耐心与专业唤醒每一个孩子身上成长的可能。一名刚入校时被奶奶认为是“哑巴”的自闭症孩子,在董老师的帮助下,慢慢开口说话了。
恩施州鹤峰县特殊教育学校教师 董永华:我教同学们认“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的时候,我听到他在下面突然说“一二三”,我说这个娃不是个哑巴,我当时就很惊讶,我们就天天去训练他说话,他现在能够读完一篇完整的文章。
点亮别人的灯,自己必先成为光芒。董永华自己就是一位生命的勇士。2007年的一场意外,让他经历开颅手术,留下肢体不协调和口吃的后遗症。2022年,他为学生修理篮球架时不慎从高处摔落,导致腰部严重骨折,体内打入三根钢钉。医生建议至少休息半年,但因师资紧缺,伤势未愈的他毅然返回课堂。他不仅坚持在校教学,还主动承担“送教上门”的任务,为无法到校的重度残疾孩子传递知识与希望。
恩施州鹤峰县特殊教育学校教师 董永华:有的学生也会坐到门口等到我们,其实我们看到他等到我们那一刻,我们也确实感觉非常欣慰。
董老师的付出,深深烙印在家长和孩子们的心里。
家长 钟艳艳:董老师是一个非常认真的人,也是一个非常有爱心的老师。他能够,一是包容他们的缺陷,二是正确地引导他们,日常生活中也经常跟我们大人交流得比较多,所以我们就觉得非常幸运。
有学生生活不能自理,他耐心教导;有学生突然发病,他迅速急救;每一个课间,他四处巡视,守护孩子安全……成长守护,细之又细。十一年如一日,董永华以坚守诠释“老师”二字的重量。
学生 邹鑫校:董老师教我们穿裤子、穿衣服、系鞋带,很多的生活技能,我超级喜欢董老师。
恩施州鹤峰县特殊教育学校教师 董永华:我自己也是一个残疾人,我希望通过我这种坚持不懈的努力,能感染这些学生,我把他们看成我自己的孩子一样的。
(长江云新闻 鹤峰台记者 申玉洁 梅燕 编辑 刘琴沁 责编 范莉 编审 尹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