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从“10天”到“6小时”!武汉市政工程智慧工地刷新建造效率

长江云新闻  2025-09-17 20:05:49
分享到:

设计标准化模型遥控下游工厂预制加工,100多万米的电线电缆线上排布,装配式机房节能提效,智能焊接机器人、电子机器狗、技改登高车在云端指令下高效协同,工业智造、数字孪生、物联网等新技术应用一一亮相……在这个数字技术与实体工程深度融合的“智慧工地”,施工建设正在变得更聪明、更智慧。

9月17日上午,武汉市2025年“质量月”全市市政工程安装项目BIM运用现场观摩交流会在中建三局武汉地铁12号线工程施工1标段项目举行。观摩以“数字赋能·智能建造”为主题,设置标准化、数字化、智能化、实体建造及工程指挥中心五大核心展区,通过实物展示、动态演示、现场讲解等形式,集中展示了数字技术在市政工程机电安装领域深度应用的创新成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武汉样板”。

“地下长龙”装上“智慧引擎”

项目推动全链条数字化管控,以标准化的施工工艺构建起全流程质量管控体系,累计应用60项风、水、电工艺标准的可视化交底,施工人员只需要扫描二维码,就能在手机上看到标准作业流程,实现设计意图与施工标准的无损耗传递。同时,项目依托BIM三维建模技术开展设计辅助、管线排布优化、复合风管标准分节、成品支吊架综合设计布置、进度模拟及交底等,高效统筹各系统协同需求,为管线敷设作业装上“千里眼”“顺风耳”。在关键系统联调中,项目仅用25天高质量完成20个通风空调系统的调试,同步完成超百台各类设备环控系统的联调工作,调试周期比常规工艺缩短超55%,真正实现“效率、质量、成本”三重优化。

“数字孪生模型”打破信息壁垒

项目依托中建三局自主研发的数字化设计云平台——“云锦”BIM协同设计平台,在消防泵房、空调机房等建设中创新使用智慧装配式施工技术,让原本10天工期的消防泵房,通过“BIM深化设计+工厂预制加工+现场组装”一体化模式,6个小时就完成现场拼装,大幅提升安装效率。项目还将BIM与物联网结合,通过工程指挥中心等智慧管理系统,为工地装上“智慧大脑”,实现智能生产、智能施工、智慧运维“一模到底”,让管理效率提升50%以上。

像做艺术品一样建站房

走进项目空调机房,映入眼帘的是层次分明、鲜明亮眼的蓝色、绿色空调水管道,红色消防管道,橙色动力桥架,黑色弱电桥架——这是武汉地铁站房施工中首次应用铝皮彩壳保温工艺,建设“彩色机房”。项目在施工过程中融入“色彩美学+功能区分”设计,以不同的颜色区分管线功能:供水采用蓝色,回水采用绿色,空调动力电缆走橙色桥架与配电箱连接,颜色标记明显,方便检修维护。彩色机房提升了传统站房施工的观感,美化了设备区的环境,同时也大大便利了后期运维人员运营维护。

(长江云新闻记者 方宇航 彭瀚 通讯员 王凯旭)

责任编辑 张智美子
分享到: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