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赤壁“两山”转化密码:“三把钥匙”打开绿色共富大门

长江云新闻  2025-09-17 17:48:07
分享到:

湖北省咸宁赤壁市中伙铺镇罗县村的沉睡林地正在变成“两山”转化的试验田——赤壁两山绿投公司以科技赋能、市场对接、共建共享“三把钥匙”,在这里构建“林药禽渔”林下复合种养模式,不仅让荒山荒坡重焕生机,更推动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实现生态价值与经济效益齐增。

秋意渐浓,赤壁市中伙铺镇罗县村的苗圃基地别具韵味。只见桂花与香樟随风轻舞,林下成片的中药材射干绽放出淡紫色的花瓣,散养的走地鸡在花丛间悠闲踱步,不远处,水库碧波荡漾,不时有鱼跃出水面,漾起阵阵涟漪。

“这以前是一个个体苗木种植基地,荒了好些年。”站在充满生机的林地中,土生土长的罗县村村委会副主任赵建兴有些感慨,他亲眼见证了这片土地从荒芜到繁荣的蜕变。“绿投公司流转过来后,发展林下经济,搞起了林下套种养,这个模式相当好!”

赵建兴赞誉的“好模式”,究竟好在哪里呢?赤壁两山绿投公司总经理徐元华告诉记者,通过土地流转,公司将原本分散低效的林地资源进行整合,实行规模化、集约化运营,在发展优质苗木品种的基础上,开启林下经济的创新探索。

“苗圃总共有600 多亩,划分成六七个地块,其中种了300多亩药材,品种包括射干、黄精、丹参、白芨,去年二、三月份开始种的。”

面对林地开发前期投入大、见效慢的难题,赤壁两山绿投公司采取试点先行策略,与华中农业大学王学奎教授团队深度合作,将基地打造成产学研融合的科研试验田。通过系统性试种,成功筛选出射干等抗高温抗旱、适宜当地土壤气候的优良品种。以科学验证确保技术可靠性,“借脑引智”的合作模式显著降低了大规模种植风险,为后续推广万亩林下经济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深耕“林药”模式的同时,公司还积极探索多元化经营路径,林禽、林鱼、林瓜等多种套种套养模式相继落地。“我们林下还试种了南瓜、西瓜,引入了林鸡、林鱼模式林下养鸡、水库养鱼。”徐元华说,“全面发展林下经济,才能真正实现不浪费一寸土地。”

市场对接是项目可持续盈利的关键。公司与湖北省农发集团、中林森旅等企业建立合作,采用“订单农业”模式,对中药材等林下产品实行保底价收购,市价上涨时则随行就市。现在,基地的中药材射干、鲜鱼等产品销路不愁,苗圃里的桂花、罗汉松等树木借助国土绿化项目打通销路。

共建共享是赤壁两山绿投公司“两山”转化实践的第三把钥匙,也是项目获得村民支持、焕发内生动力的根本。通过支付土地流转租金、提供长期务工岗位等方式,项目直接反哺当地村民。村民赵祥明告诉记者,以往外出打工的村民,如今在家门口参与除草、施肥、种植、养殖等工作,每个月都能获得一份稳定的收入。

罗县村这片无人打理的半荒林地在赤壁两山绿投公司运营下已变成生机勃勃的产业基地,也让村民们真正成了“两山”转化的参与者、建设者和受益者。

据赤壁两山绿投公司总经理徐元华介绍,目前赤壁市像罗县村这样的“两山”转化试点已有10个,发展油茶3000多亩,套种南瓜、西瓜等1500亩。为了盘活“三资”,下一步公司还将携手市内国有林场做实“两山”转化试点,力争今年将试点面积扩展至1万亩。

记   者 | 方楚楚

通讯员 | 吕志海  刘   丹

编   辑 | 舒   畅  罗晗旖(实习生)

编   审 | 仇红月

监   制 | 肖   鹏

责任编辑 王佳薇
分享到: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