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直通荆门 | 沙洋:一竿逍遥 打造全国休闲垂钓之乡

长江云新闻  2025-09-15 18:31:06
分享到:

沙洋:一竿逍遥 打造全国休闲垂钓之乡

近年来,沙洋县立足优质水资源禀赋,大力发展休闲体育与文旅融合项目,通过举办各类垂钓赛事,吸引全国游客来到沙洋。通过持续擦亮“一竿逍遥”特色名片,打造全国休闲垂钓之乡,为县域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九月初的沙洋细雨绵绵,骤降的气温挡不住钓鱼爱好者的激情。眼前正在进行的是首届沙洋“岳飞城杯”钓鱼大赛。来自全国各地的300多名选手们动作娴熟地挂饵、调漂、甩竿。随着一阵阵鱼儿拍打水花声传来,选手们沉稳地遛鱼、抄网,将一条条鲜活的鱼儿送进鱼护。

湖南岳阳选手 徐亮:服务非常好,然后场地也是非常干净、非常舒适。

作为本次比赛的承办方,沙洋县岳飞城田园综合体为选手们准备了特色民宿、红色历史文化讲解、亲子游乐等一站式服务,不仅让选手们赛出水平,还能让他们玩得舒心。而本次比赛场地是景区刚刚升级打造的垂钓休闲区,比赛结束之后垂钓休闲区将正式对外开放,届时将会有更多的垂钓爱好者前来体验。

荆门沙洋县岳飞城田园综合体总经理 宋城希:在打造休闲垂钓方面,我们会及时地升级我们的基础设施,也会提高我们的人员服务。我们也希望承接来自全国各地的,不管是大型还是小型的赛事。

除景区为垂钓产业提档升级外,沙洋县还因地制宜利用淡水资源,建设了一批专业的垂钓中心。位于沙洋县沈集镇的乐山湖国际垂钓中心就是其中之一,自 2024 年3月建成开放以来,先后举办了多项国际级、省级专业钓鱼赛事,并自主打造了“美周杯”钓鱼积分赛系列IP 赛事,成功打通国家、省、市、县四级赛事体系。

荆门鄂西文化体育发展有限公司经营部负责人 刘晨:持续做强垂钓核心品牌,同时通过轻资产的模式丰富非垂钓业态,系统引入亲子农耕、沙滩露营、手作体验、研学课堂等多元休闲项目,打造“钓鱼+” “赛事+”复合场景。

近年来,沙洋县先后举办了2024年“全能王”全国钓鱼锦标赛总决赛、2024年中华垂钓大赛湖北沙洋选拔赛、2025湖北钓鱼公开赛暨沙洋“一竿逍遥”乐山湖春钓大赛等重大活动,成功打响了“一竿逍遥”运动休闲品牌。

荆门沙洋县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 张敏:我们将持续升级娱乐沙洋一竿逍遥钓鱼运动品牌,不断提升赛事规格和影响力,积极引进更多顶级钓鱼赛事,丰富赛事类型,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条,吸引相关企业入驻沙洋,将沙洋打造成为全国知名休闲垂钓之乡。

钟祥:点“菇”成金 特色香菇卖全球

近年来,钟祥市立足大洪山南麓优越的自然禀赋,大力发展食药用菌特色产业,通过培育本土龙头企业、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推动香菇产业从种植到深加工全链条升级。如今,一颗颗小香菇正走出国门、卖向全球,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走进钟祥兴利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忙着分拣、杀菌、包装干制香菇。这批历经8道严格工序的产品,即将发往海外市场。今年1-8月,该企业外贸出口额已达430万美元,同比增长4.5%。

钟祥兴利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厂长 宁全华:我们的香菇原料来源于出口备案基地,经过原料验收、机器筛选、人工精选等8个环节,我们还要送到第三方检测,确保每一批产品到消费者手里面,都是合格的产品、放心的产品。

企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农户共同致富。许多香菇种植户依托“公司+农户”模式,在企业提供技术、标准和保底回收的支持下,不再为销售发愁。

荆门钟祥市张集镇建国村香菇种植户 陈平:今年我家种植了3万袋夏菇,由兴利公司提供技术服务以及回收,预计今年收入10多万元。

为推动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钟祥市多措并举:一方面落实贷款贴息等惠企政策,减轻企业负担;另一方面鼓励校企合作、科技创新。兴利公司与湖北省农科院联合建立“食药用菌健康食品研发联合实验室”,推出冻干零糖熟米等创新产品,已获得6项发明专利。

钟祥兴利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程世伦:下一步我们与湖北省农科院深度合作,融入数字科学,为兴利食品全球卖的计划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

目前,钟祥香菇产业正朝着"全球卖"的目标稳步迈进。钟祥市以农产品深加工为核心,通过科技引领与产业示范,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发展格局,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拉动地方经济稳步增长。

荆门钟祥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总农艺师 安国宏:我们将继续以培育本土优质企业为重点,常态化开展走访包联活动,解决企业发展困难,认真落实惠企政策,不断招大引强,推动农业产业化高质量发展。

京山新农人李亚红:10年电商 把一碗米做成3亿元大生意

在荆门京山,新农人李亚红大学毕业后返乡深耕电商10年,带动家乡的京山桥米畅销全国,如今年销售额突破3亿元,合作农户超百家,成为全国农村电商的典型代表。一起来认识李亚红,看她如何借助互联网,带领家乡农产品走出新路。

眼前这位正在进行直播带货的主播,就是京山农村电商的领头人李亚红。10年前,刚刚从杭州大学毕业的她,没有留恋大城市的光鲜,反而选择回到老家湖北京山,和父亲一起投身农业。

京山绿丰家庭农场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亚红:因为我觉得我们京山桥米,其实是一个特别好的金字招牌,我是一名农二代,所以我上大学那个时候,就希望能够把家乡好的农产品让更多人知道。

回到家乡没多久,李亚红就敏锐地发现传统销售模式有瓶颈。她果断引入电商,成立运营中心,带团队赴杭州、上海等地学习平台运营。很快,订单从全国各地涌来,渠道稳了,客户多了。

京山绿丰家庭农场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清阳:她回公司参与管理以后,首先从互联网为切入点,从优质稻种植、品牌打造、市场推广等方面,为公司的发展、农民增收,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销售渠道找到了,还需要优质农产品作为支撑。为此,李亚红挨家挨户登门拜访,通过举办优质稻推广会、免费赠送秧苗等手段获得了种植户信任,并与100余家达成了合作协议。通过统一水稻选种、智慧化育秧等模式进行“一站式”科学管理,一改此前种植户们“各自为战”的局面,农户种植的优质水稻通过统一的加工后上线到电商平台,直接发往消费者手中,打通了农产品从田间到销售客户端的最后一公里。截至今年8月,李亚红的电商平台销售农产品600多万件,销售额超过2亿元。凭借亮眼的销售成绩,李亚红的“产业融合新稻路”销售模式入选2025年全国农村电商典型案例。

荆门京山市王畈村种粮户 王成:我们合作了有七八年了,从最开始到现在 (产量),肯定有一个上涨的过程,确确实实享受到了智能育秧和社会化服务,让老百姓劳动强度减少了,节省了开支。

桥米销售打响之后,李亚红没有停下脚步。她又着手打造香菇、木耳、白花菜等京山特产矩阵,持续传递京山的农耕文化与健康生活理念。如今,她正积极培训更多新农人,孵化电商团队,招引志同道合的伙伴。

京山绿丰家庭农场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亚红:我们不仅要讲好我们的京山桥米故事,更要拓宽我们的销售渠道和我们的销售品类,更要把我们京山的风土人情和我们这边的一些特色优质的农产品,让更多人知晓。

目前,京山市正全面推广“李亚红模式”,通过智慧种植、订单农业和电商运营的组合策略,推动六个电商产业园升级,打造功能完备、特色鲜明的电商产业集群。

荆门京山市商务局党组书记 马卫华:加强与人社、农业、农村等部门协作,加强京山桥米、京山禽蛋等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以电商助力京山农产品迈向全国市场。培养更多李亚红似的京山农村电商带头人,以京山农村电商发展,助力乡村振兴走出新路径。

长江云新闻记者 李成汉 毕然

沙洋台 孔前 胡金艳 京山台 刘波

通讯员 朱秀晖 时榴

责任编辑 刘沛然
分享到: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