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长江文化高地 | 支点现场:走进2025中国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
在接下来的一个多月时间里,艺术季的11项主体活动,将在长江之畔,依次上演。从文博展览到文学研讨,从公益电影到惠民书展,无一不围绕“人民性”展开——免费开放、预约参与、惠民消费,让文化真正流向街头巷尾,浸润普通人的生活。正如主办方所言,“这是一场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这不仅是宗旨,更是对长江文明最生动的诠释。周五上午,2025中国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率先登场。那里有哪些精彩看点,一起去看看。
记者 陈超:我现在是在各大城市的文旅展区,从“诗与远方”到“知音湖北”,从数智潮玩到全球狂欢,我觉得也是真正体现出了那八个字——“文旅融合 美好生活”的真正内涵,在这里你会感受到,很多我们美好的畅想正在逐渐变成现实。
记者 程丞:热闹咱们看得津津有味,门道也要说得头头是道,今年的花车设计最大的突破就是,运用了“AI生成+人工精修”模式,AI快速生成数百个方案,团队再基于文化内涵和艺术表现力来精修优化,最终让20台花车不再是静态的陈列,而是会讲故事、可交互、能沉浸式体验的“移动城市大舞台”,让大家能够更深入地挖掘不同文化背后的丰富内涵。
记者 杨旭晖:湖北各地市都带来了独有当地特色的主题花车,承载着荆楚大地的多元魅力,光谷有轨电车、空轨、无人机构成“赛博花车”,宜昌三峡大坝旁,偶遇江豚、中华鲟,荆门花车由全球最大水陆两栖飞机领航,黄冈搬来一辆移动的大别山,随州栽种着上千年银杏谷的一片金黄,天门带来玉团凤等国宝级玉石“宝藏”,世界冠军摇篮仙桃车上五环闪耀,草船借箭的历史在咸宁花车上复刻,战国诸侯出巡的气象在荆州战车重现,襄阳城墙上郭靖黄蓉凭栏相望,诸葛羽扇轻摇,作为物产丰饶的鱼米之乡,我们还能看到潜江的小龙虾、黄石阳新的屯鸟、鄂州的武昌鱼、孝感的麻糖米酒,每一辆花车都是一张邀请函,印着湖北的历史纵深、生态宝藏、文化底蕴,邀请您前来打卡。
(长江云新闻记者 黄玉 杨旭珲 郭裕铭 罗浩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