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直通咸宁 | 咸宁离岸科创园全力创全省标杆

长江云新闻  2025-09-14 18:31:07
分享到:

借智腾飞!咸宁离岸科创园全力创全省标杆

两年前,咸宁市在武汉东湖高新区设立咸宁(武汉)离岸科创园,埋下一颗创新的种子。如今,这块“科创飞地”已是枝繁叶茂,成为咸宁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前不久,湖北省科技厅正式公布2025年拟入库科创“新物种”企业名单,由咸宁离岸科创园孵化培育的两家企业凭借硬核创新能力,双双入选省级“瞪羚企业”,这是科创园在培育新质生产力领域的又一重大突破。

湖北穿石智能电器有限公司是此次新入选的省级“瞪羚企业”之一,公司2023年落户咸宁离岸科创园,当年便投资1亿元在咸宁高新区设立生产基地,专注于清洁类小家电、服务机器人等研发制造,产品远销俄罗斯、印度尼西亚等11个国家。

湖北穿石智能电器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王烈:我们这个产品主要特点省电、省水、零扬尘、低噪音。今年的订单已经做到了11万台,目标年底前接近20万台,今年预估的产值大概1.2亿元。

作为湖北省深化创新驱动的重要实践,咸宁(武汉)离岸科创园依托武汉“中国光谷”的科创资源富矿,为咸宁企业搭建起“研发在武汉、转化在咸宁”的协同创新平台。近日,记者在园区的武汉跨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看到,企业新研发的一款产品智能四足巡检机器狗,搭载多种传感器,能主动识别电厂设备缺陷,达到自动诊断、主动发现、智能预警的目标。

武汉跨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项目经理 刘宇月:会对电厂的设备进行标记读数识别、温度识别,以及管道是否有漏水漏油等识别。(跟人工巡检相比)机器狗的作业效率跟安全系数都有大大提高。

武汉跨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面向行业客户提供一体化人工智能机器人智慧运维解决方案的研发型科技公司。公司在智慧机器人运维领域已获得数十项专利,选择落户科创园,主要是看中了武汉丰富的科教和人才资源,同时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会选择到咸宁投资建厂。

武汉跨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项目经理 刘宇月:如果在咸宁那边后期有很好的项目,会考虑到本地进行投资生产,形成“研发在武汉、生产在咸宁”这样一个整体的布局。

咸宁(武汉)离岸科创园2023年7月正式开园,通过共享武汉人才资源优势,科创园已成功引进像武汉跨克这样的科创企业205家。为推动园区企业做大,从而实现“反哺”咸宁的目标,由咸宁高投集团湖北盛宁科创公司、咸宁市科技局牵头,科创园搭建了人力资源、投融资、财务法务商务、产业交流四个服务平台,为园区企业提供全周期全方位服务。

咸宁市科技局驻咸宁(武汉)离岸科创园工作专班负责人 吴强:这两年我们为园区企业融资1亿元左右,吸引高层次人才61位。目前还与武汉6所高校产生了深度合作,满足我们园区企业的需求。

咸宁(武汉)离岸科创园既是创新的“桥头堡”,也是产业的“新飞地”。运营两年多来,通过园区优质的孵化服务,目前已有82家入驻企业到咸宁设立生产基地,总投资达50亿元。眼下,正在加快园区二期建设,进一步完善园区配套服务设施。

从“凤还巢”到“群凤栖” 通山加快打造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高质量项目建设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和硬支撑。今年以来,咸宁通山县坚持项目为王,大抓项目、抓大项目,聚焦产业转型升级和倍增行动,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运营,加快打造功能完善、配套齐全、产业集聚的电子信息产业园区,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在位于通山县经济开发区科奥工业园的湖北巅峰光电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自动化设备飞速运转,一台台手持类显示屏模组涌下生产线。公司一期总投资2亿元,主要研发、生产、销售手持类显示屏模组及总成,销往非洲、印度等国家和地区。

湖北巅峰光电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峰:今年订单非常饱和,目前产值大概是在3000多万元,我们决定在这里做强做大,实现年产值超过5亿元以上。

通山县招商大使——巅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峰是通山人,在外发展十多年。他的公司去年11月签约落地通山,今年4月就正式投产。从签约到建设、从建设到生产、从生产到发展,只要企业有需求,通山第一时间提供帮助。这种“全生命周期服务”深深打动了王峰,也让他更加坚定了扎根家乡发展的决心。今年5月,他再次征地建设二期项目巅峰光电产业园,投资5亿元,计划建设生产车间、研发科技楼等。为保障项目进度,通山制定了项目工程计划横道图,明确各工序时限,通过公示进度、动态调整等方式保障建设进度。

湖北通山经济开发区园区建设服务中心主任 郑勇:当场能处理的就当场解决,不能处理,我们回去以后都在指挥部统一协调,请县领导帮忙解决。

湖北巅峰光电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峰:最感动的就是营商环境这一块,遇到什么问题,各单位就第一时间帮我们解决。

企业从签约到投产的“闪电速度”,正是通山电子信息产业茁壮成长的生动缩影。2024年以来,通山县通过“腾笼换鸟”盘活原科奥工业园,高标准打造电子信息产业园区,已成功引进鑫元电子、锐丰达科技等重点项目,产业版图覆盖电子线路板、触控显示屏、无人机等领域,形成集群化发展态势。随着产业园区趋近饱和,通山县随即启动105亩电子信息孵化园建设。 该项目总投资5亿元,总建筑面积约9.2万平方米,目前,项目进展顺利,正全力推进钢结构安装工作。

通山县电子信息产业园园区建设现场负责人 徐志华:力争春节前实现整体项目竣工。项目达产后,预计年产值约2亿元。

在项目推进层面,通山县出台《2025年重点项目建设实施方案》,推行“六个一”工作机制、“三率两量”调度机制及联席会推进机制,形成“高位推动+流程优化+要素护航+政企协同”的服务闭环。同时为确保上下游企业尽快入驻,通山成立了由县领导担任“指挥长”的服务专班,制定“项目进度表”,建立“专班服务群”,提供全时段、全过程的“保姆式”服务,加速推动项目向前“奔跑”。

咸宁通山县副县长 张敏:今年上半年,我县电子信息产业增速超过30%,新签约巅峰光电、鑫元电子、锐丰达科技、通智智能等产业链相关项目14个,计划总投资60亿元,为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注入了新动能。预计到2027年,电子信息产业园产值将突破100亿元。

刷新纪录!咸安一项目仅75天试投产跑出“芯”速度

75天能做什么?咸宁市咸安区用行动给出答案:一枚凝聚着创新与效率的锂电池极柱惊艳“迸发”。这不仅刷新了咸安区项目落地纪录,更迸发出了强劲的“芯”速度,标志着咸安在新能源赛道正加速奔跑。

在咸安区凤凰生态科创园的湖北盛新宝新能源极柱项目现场一派繁忙,50余台计算机数字控制车床、冲床等设备高效运转。冲压成型、精加工、镭雕等一道道工序之后,银光闪烁的锂电池极柱跃然而现。

湖北盛新宝金属有限公司董事长 舒平闲:每天的产能是在5万批次。整个6号车间 7号车间设备全部就位之后,我们可以达到50万到100万每天的产能。

舒平闲是从咸安走出的企业家,已在东莞深耕锂电池极柱产业近十年。今年初,他响应“楚商返乡创业”的号召,将钻研多年的核心技术带回家乡,落户在凤凰生态科创园6、7号两栋厂房,租赁面积达1.2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10亿元。项目能在75天内完成厂房改造、设备安装与产线调试,完全超乎他的预期。

湖北盛新宝金属有限公司董事长 舒平闲:咸宁市市委包括区委为了招商引资这一块是做足了功课,对我们企业来说是“店小二”的服务模式,随时有问题,马上组织会议立马解决。

速度背后,是各部门合力攻坚的生动缩影。咸安区凤凰生态科创园推行“拎包入驻、拎机投产”一站式服务;咸安区多部门联动开辟审批“绿色通道”,90%前期手续由服务专班全程代办。为缓解盛新宝资金压力,咸安区还组建湖北晟汇供应链公司,通过晟汇供应链,盛新宝公司业务资金成本可降低10%-15%,运营效率大幅提升;同时依托国企资源降低重资产投入,让企业专注技术升级与市场开拓。

湖北香城资产运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余弘:为了缓解企业的资金压力,我们可以为他去做500-1000万元贷款的担保,可以为企业缓解初创时期资金的压力。咸安区人社局也可以为他提供大概贷款额度50%的贴息,更进一步地节省了企业贷款的成本。

湖北盛新宝金属有限公司董事长 舒平闲:2025年规上;2026年销售额在2.5亿元;2027年做3.5亿元;2028年完成年产值5亿元,这是我们三年的目标。

长江云新闻记者 李先华 阴志维  

咸宁台 罗世喜 秦俊俊 徐波 陈宗谱 通山台 邓文义 唐尚伟 王贤波 咸安区融媒体中心

通讯员 蔡祖峰 刘元江 胡剑芳 李婷婷 吴优 李继鸿

责任编辑 吴松
分享到: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