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六旬老人肿出象腿,查出严重血管病!医院巧用“千里眼”打通“一线天”

长江云新闻  2025-09-13 22:07:47
分享到:

“左腿像灌了铅,裤子都穿不上了!”武汉63岁林婆婆(化姓)三年来反复被腿部水肿折磨,今年以来左腿更是粗成了大象腿,走路都疼。曾四处求医无果的她最近终于治好了!

记者从武汉亚心总医院获悉,林婆婆的腿肿其实是一种严重的血管病——“髂静脉压迫综合征”。最终,医院用血管内超声(IVUS)当“千里眼”,精准植入支架,打通了被挤成“一线天”的髂静脉,老人术后第二天就实现了肿胀全消。

象腿之谜:髂静脉被压成“一线天”

据悉,林婆婆退休后从荆州来汉带外孙,身体一向硬朗。3年前,她左脚踝偶尔浮肿,按按就凹陷,跑遍心、肾专科却找不到原因。今年8月,她的病情进一步恶化,左腿围比右腿粗了足足8厘米。

武汉亚心总医院心血管内外科副主任医师王江友为林婆婆做磁共振发现,她的左侧髂静脉被右髂动脉死死压住,管腔只剩“一条缝”,血流回心脏受阻,引发典型“髂静脉压迫综合征”。

“相当于三车道被压成一车道,血液堵在下肢,腿不肿才怪!”王江友解释,若再不干预,深静脉血栓、肺栓塞都会接踵而至。

“千里眼”出征:探头进血管拍3D大片

传统血管造影只能看“影子”,支架尺寸、落脚点全靠经验“估”。亚总团队决定把心脏介入的“武器”IVUS搬到外周血管——在直径仅1毫米的导管前端装超声微探头,送入髂静脉血管内部进行实时扫描。

360°三维血管图显示,林婆婆的髂静脉血管狭窄段长32毫米,最窄处仅2毫米,远端已扩张至12毫米。依据“高清地图”,团队选准14毫米×80毫米自膨式支架,精准释放在病变中心。术后超声显示,支架贴壁良好,血流瞬间恢复,手术耗时仅仅28分钟。

“过去做外周支架,医生在血管外看‘皮影戏’;如今钻进血管看‘实景’,误差控制在毫米级。”王江友介绍,亚心总医院2024年6月完成湖北首例IVUS指导髂静脉支架术,目前已成功应用于30余例患者,无一例再狭窄。

专家提醒,单侧下肢持续水肿、色素沉着、晨轻暮重,应警惕髂静脉压迫综合征。该病症病程发展缓慢,容易与“单纯性静脉曲张”混淆,患者需到尽早到具备腔内影像条件的医院排查,避免误诊、漏诊。

(长江云新闻记者 苏逸冰 通讯员 熊杰 郭姗姗)

责任编辑 王佳薇
分享到: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