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央视《新闻联播》关注湖北中稻收割

长江云新闻  2025-09-13 22:02:32
分享到:

9月13日央视《新闻联播》视频片段

今晚(9月13日),央视《新闻联播》将目光聚焦湖北,报道了湖北中稻收割的繁忙景象。眼下,湖北3000多万亩中稻收割工作正如火如荼开展,广袤田野间,金黄稻浪随风起伏,联合收割机穿梭其中,奏响一曲激昂的丰收乐章。

今年,湖北中稻种植面临诸多挑战,生长期遭遇长时间高温干旱。然而,一系列有力举措让中稻生产在逆境中站稳脚跟。省农业主管部门提前预判旱情,提高水稻品种耐旱等性状审定标准,引导育种单位将抗逆性状纳入核心目标,并对符合条件的品种给予资金补助。同时,通过示范田展示、技术培训等方式,大力推广耐旱品种,为中稻产量筑牢根基。

除了品种支撑,种植技术革新同样为丰收添砖加瓦。湖北开展水稻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农技部门与气象部门紧密联动,精准把握关键时间节点,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依托农机合作社、种粮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优化水稻种植行距,合理调整叶面施肥,促进水稻茁壮成长。例如,宜昌当阳实施的水稻增密增穗科技行动,带动50万亩稻田实现均衡稳产增产,用科技之力挖掘每一寸土地的潜力。

在荆门京山孙桥镇,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京山桥米”原生稻种的“洋西早”迎来收割季。这一古老传统品种生育期短、耐旱性强,在今年干旱背景下,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成品米价格更是普通稻米的3倍,为当地农户带来可观收益。

截至目前,湖北中稻收割进度已超过三成,9月中下旬将迎来收割高峰。

央视《新闻联播》的关注,是对湖北农业在保障粮食安全、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努力的肯定。湖北将继续以科技为引领,以创新为驱动,持续优化农业生产方式,守护好“荆楚粮仓”,为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

(长江云新闻记者 张项青 通讯员 胡吕良)

责任编辑 王佳薇
分享到: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