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牵头成立光谷传感器产业创新联盟
2025年9月13日,光谷传感器产业创新发展交流会在武汉隆重举行。本次活动由华中科技大学、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联合主办,华中科技大学集成电路学院与中国高新区企业服务中心共同承办。会上,由华中科技大学牵头组建的“光谷传感器产业创新联盟”正式揭牌成立,并同步签约共建光谷智能传感创新研究院,标志着华中科技大学在服务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迈出关键一步。
作为联盟牵头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充分发挥在工程、信息、材料等领域的综合优势,联合高德红外、华工科技、四方光电等45家产业链上下游领军企业(首批成员),以及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高校科研机构,共同打造覆盖“政产学研用金”全要素的创新生态体系。未来联盟将动态吸纳更多创新主体,持续扩大协同网络。联盟将聚焦智能传感器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及系统集成等关键环节,实施“五个一”工程——成立一个产业联盟、制定一个产业规划、举办一场产业大会、建立一所产业研究院、打造一个产业园区,力争到2030年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智能传感器产业高地。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尤政教授作为国内传感器领域顶级专家,现场作《高端传感器技术发展趋势与应用前景》专题报告。他指出,传感器是信息技术的“神经末梢”,是实现万物互联、智能制造、人形机器人、智能网联汽车等前沿科技的底层支撑。当前我国正处于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的关键期,突破高端传感器“卡脖子”技术,构建自主可控的产业体系,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尤政院士强调,必须加强有组织科研,推动高校、科研机构与龙头企业协同攻关,打通从“样品”到“产品”再到“商品”的转化链条。
华中科技大学集成电路学院院长、光谷传感器产业创新联盟筹备组组长缪向水在采访中表示:“武汉发展传感器产业具备三大优势:一是产业基础雄厚,光谷已集聚超百家相关企业,形成近百亿规模的产业集群;二是科教资源富集,依托华中科大等高校及国家重点实验室,具备持续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能力;三是战略地位突出,发展自主可控的高端传感器产业,将有力支撑国家重大工程,助力中国迈向传感器强国。”
此次联盟的成立,是华中科技大学深度融入区域创新体系、服务科技自立自强的又一重要实践。华中科技大学将持续发挥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引领作用,为我国智能传感器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华科智慧”与“华科力量”。
(长江云新闻记者 汪佳睿 通讯员 王潇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