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江陵:“边角料”变“香饽饽”,秦市乡打好秸秆禁烧“提前战”
田间秸秆统一收储,秸秆禁烧准备有序,连日来,荆州市江陵县秦市乡提前部署、精准施策,在筑牢秸秆禁烧防线的同时,积极推动秸秆“变废为宝”,为秋季农业生产与生态保护“双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在江陵县祥知秸秆专业合作社,仓库里秸秆码放整齐,一辆辆农用车陆续驶入院内,村民们正把田间打捆的秸秆堆放进仓库。合作社负责人黄知锋介绍,自2019年成立以来,合作社每年收储秸秆约5000吨,已经成为当地秸秆综合利用的“集散地”。
据介绍,今年桔梗已经收了差不多2600吨,预计可以收到4000多吨,现在每天收储量在50吨左右,每天出货量在35吨左右。
秦市乡拖船埠村村委会副主任侯明芳说:“方圆三十公里以内,所有秸秆都可以进行回收,自办厂以来,给拖船埠村带来了很大的效益。”
八月中旬,黄豆进入收割期,以往农户常为秸秆去处犯难,今年乡里主动对接收储企业,引导农户以秸秆出售代替焚烧,再由企业加工成动物饲料、清洁能源原料。这样一来,这些原本让人头疼的“边角料”,如今成了能换钱、能发电、能养殖的“香饽饽”。
秦市乡农业和农村服务中心负责人李文介绍:“目前全乡约600吨的黄豆秸秆,已全部收储利用,既可以增加农户收入,又减少了秸秆焚烧的隐患,使秸秆变废为宝。”
眼下,秦市乡3.7万亩水稻预计于9月15日进入大面积收割期。为打好秸秆禁烧“提前战”,秦市乡成立工作专班,督导协助村组干部开展低茬收割、秸秆离田、转运和禁烧巡查。同时,利用多种形式普及推广秸秆粉碎还田、快速腐熟还田等实用技术,从源头杜绝焚烧隐患。
李文说:“开展秸秆禁烧宣传,增强全乡人民群众的法治观念和环保意识,与县内外农机手分别签订低茬收割承诺书,引导秸秆收储主体与村组农户回收利用农作物秸秆,确保秋季农作物收获期间,空气质量持续向好。”
通讯员:宋珍妮、欧阳钰海 编辑:张倩
一审:唐杰
二审:王桃芳
三审:江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