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湖北2025年通过“专家大院”推动53项 农业新成果落地

长江云新闻  2025-09-12 20:12:07
分享到:

9月12日,2025年全省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工作会在松滋召开,披露了一组亮眼数据:2025年,全省30个专家大院推动53项农业新成果落地,转化“三新”成果130项次,建成21.87万亩核心示范区,共开展培训873场次。

九月的松滋,稻浪翻滚、金穗飘香。在无垠的金色稻海中,荆州纽莱福农业公司种植的“E农香两优1300”香稻格外吸睛——这里正是全省农业科技专家大院2025年度工作考核暨成果转化现场推进会的核心观摩区。

“耐肥抗倒、丰产性好,今年种了1000多亩,选对了!”纽莱福农业公司董事长李丹的话里满是认可。依托“专家大院”牵线,公司已从省农科院、荆州农科院引进多个优质稻品种,不仅产量品质有保障,专家团队的跟踪服务更让种植户少操心。

荆州专家大院负责人卢建新向长江云新闻记者介绍,以往,农业新品种新技术依赖农业主管部门进行统一推广,而不同地区农业产业形式多元,需求多样,“专家大院”模式,是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方面的有效补充,每年会给各地提供水稻、小麦、蔬菜、水果、畜牧等多种农业模式新品种和新技术,让新成果得以真正走出实验室,论文写在大地上。

从2007年至今,湖北已构建起“省农科院+市州农科院+县(市、区)农技中心”三级服务链,创新“专家+农技人员+企业+示范基地+农户”“五位一体”推广模式,用“六个一”工作机制破解农业科技转化“最后一公里”难题。累计实施863个成果转化项目、推广超1000项“三新”成果,辐射带动面积突破1.5亿亩次,成为农民增收的“金钥匙”。

以观摩区的“E农香两优1300”为例,它不仅株型紧凑、耐肥抗倒,亩产最高达748公斤,米质还达到行业二级标准,米香浓郁。搭配秸秆腐熟还田、无人机飞直播等六项关键技术,能实现化肥农药减量30%以上、耕种管收机械化率超90%,亩均节本增效300元。

湖北省农科院党委书记张世伟表示,科技创新已成为促进粮食增产增收、农业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下一步,省农科院将牢牢扛起科技创新使命责任,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重点实施一批成果转化项目,建成一批带动力强的农业科技示范基地,让农科院的品种和技术在荆楚沃野落地生根,为加快建设农业强省、打造新时代“鱼米之乡”注入科技动能,为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贡献农科力量。

(长江云新闻记者 张项青 通讯员 杨文 刘友梅 李静)

责任编辑 严泉泉
分享到: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