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十堰市郧西县:红25军将士后代“重温”长征故道

长江云新闻  2025-09-12 18:44:53
分享到:

长征精神永流传,重走路程心相连。9月9日,70余名红25军将士的后代及党史军史专家学者在十堰市郧西县,沿着红25军长征路线,来到红25军223团政治处旧址、红25军军部旧址、湖北关、上关县人民政府旧址等地,共同踏上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征程,纪念红25军长征胜利暨鄂豫陕革命根据地创建90周年。

上世纪三十年代,红25军将士在鄂豫陕边区浴血奋战,创建了以郧西为核心区域的革命根据地,展开了长达两年八个月的艰苦斗争。郧西,这片被红军将士用热血浇灌的土地,为红25军长征胜利写下了光辉篇章。该县共有红色遗址42处,其中长征遗存13处、占全省总量三分之一,是红军长征转战湖北遗存最多、保留最好的县。这些丰厚的红色资源,承载着闪亮的历史记忆,是生动的教科书。

在关防乡丁家坪的红25军223团政治处旧址,这座古老的建筑宛如一位沉默而坚毅的老者,静静地伫立在时光的长河中。外墙上至今保留有“苏维埃新中国胜利万岁”“雇贫领导、中农参加、遇事商量、大家一家”等标语,虽然历经岁月的风雨侵蚀,但是字迹依然清晰可辨,仿佛是历史长河中永不熄灭的灯塔,照亮了那段气势磅礴的革命征程。

红25军将士后代代表、党史军史专家学者在郧西开展重走长征路活动。 陈国东 摄

“来到这里,仿佛置身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这一刻很是想念父亲。”红25军军长程子华之女程海燕说道。她环视着屋内陈列的物件,每一个物件背后都藏着一段段鲜活的故事,在这里的一砖一瓦,也都被岁月赋予了鲜活的生命力。

“踏上这片承载着荣耀与先辈热血的土地,亲身感受先辈们经历的艰难困苦,内心满是敬畏。”红25军老战士徐兴华的外孙朱峻海深切地说道,他拉着妹妹庄严地站在党旗前重温入党誓词,铿锵有力的声音,每一个字都如同一颗炽热的火种,点燃着他们心中对传承红色基因的坚定决心。

在湖北口回族乡的湖北关,鲜艳的军旗在微风中烈烈舞动,似乎在奏响着红色传承的号角,蜿蜒曲折的长征历史步道,宛如一条红色的丝带,从湖北关悠悠延展,穿梭于崇山峻岭之间,将往昔的烽火岁月与当下的宁静祥和紧密相连。

“这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承载着革命先辈们的英勇与牺牲,红25军先辈们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红25军政委吴焕先侄子吴世友说道,他站在湖北关上俯瞰着连绵起伏的山峦,感叹今天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

红25军将士后代代表、党史军史专家学者在郧西开展重走长征路活动。 陈国东 摄

“郧西为红25军长征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国防大学教授、军史专家刘波认为,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郧西段)的建设,对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长征精神,推动“四史”教育、中华民族史教育、全民国防教育等具有重要意义。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红25军将士后代们“重温”长征故道,不仅是为了缅怀先辈们的丰功伟绩,更是为了从红25军将士先辈们身上汲取力量,激励新时代的人们奋勇前行。郧西县将不断挖掘红色资源、保护红色旧址、宣讲红色故事,持续弘扬长征精神,加强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开展红色文化研讨、革命旧址参观、长征精神宣讲等系列活动,全力打造全国红色文化与生态旅游目的地,推进红色文化建设,助力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长江云新闻记者 陈赟 赵龙文 通讯员 邹景根 陈国东)

责任编辑 徐珊珊
分享到: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