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黄梅 | “黄金八条”助力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
黄梅:“黄金八条”助力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
秋季开学季前夕,黄梅召开全县教育大会,出台8个系列24条新政策,助力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新学年开学后,孩子们发现校园有了不少新变化,甚至连传统的课桌椅也换新了。
中午时分,黄梅县第八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们吃完午饭,集中在班级午休。从幼儿园升格到小学,这群小萌新还一脸懵懂。不过,班级可变形的躺式课桌椅,还是让他们的午休找到了熟悉的味道,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学生家长 钱勇:担心(他)在学校趴着睡的话,可能会手脚(发)麻,会睡不着,躺着睡确实很舒服,都入睡得比较简单。
今年,黄梅县率先在10所学校试点,因地制宜,一校一策,最大限度利用现有资源,改善孩子的午休体验。
黄冈黄梅县教育局局长 王政:城区学校我们采购躺睡的课桌椅,在农村的寄宿制学校改变午休地点,利用寄宿制学校的学生床资源,让学生从教室午休变为寝室午休,农村学校的一些闲置教室就近购买躺椅,我们争取利用三年时间,实现黄梅县全县中小学生的趴睡变躺睡。
在黄梅城南片区,过去初中学位不足,今年新建设的汤用彤学校已经达到了入学标准。目前,校舍进入装修尾声,预计2026年元旦即可投用。学校可容纳48个班,2400名学生将实现就近入学。
黄冈黄梅县汤用彤学校党委书记 刘国平:办学条件上面,做成更优的一个汤用彤学校,我们的老师是从各地选聘过来的,有很强的师资(力量),能够把城南片区里面薄弱的初中学校(补齐),实现更大的均衡化。
黄梅县聚焦教育均衡发展,优化资源配置,建好城区优质教育聚集区,新建实验幼儿园、县八小、汤用彤学校、城南高中,形成城区各区域“幼小初高”教育矩阵。整合资金2000万元,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配齐配好中小学校功能室、运动场、微机室,确保每个乡镇至少办好1所初中、1所小学、1所公办幼儿园,打造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
黄梅:“非遗”进校园 让传统文化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
新学期开始,黄冈市黄梅县依托黄梅戏、岳家拳、黄梅挑花等地方特色文化,把“非遗”引进校园,特色课堂为孩子们打开了一个新世界。
在黄梅县第一小学的音乐教室,孩子们正在上新学期的第一堂音乐课。脚步微挪,指尖轻翘,咿呀之声唱响。这堂音乐课学的正是起源于黄梅的黄梅戏。
黄冈黄梅县第一小学黄梅戏老师 刘莎妲:平时会教他们一些戏曲的基本功,更多的是以一些耳熟能详的唱段、小剧目为主,他们现在已经可以作为一个戏曲的小演员上台表演了。
黄梅一小把黄梅戏融入到文化和艺术教育当中,构建了基础课程+社团拓展+实践展演的黄梅戏教学体系。学校安排了专业的黄梅戏老师任教,让孩子们从小就培养艺术情趣,提高艺术鉴赏力。
黄冈黄梅县第一小学党委书记 崔金江:许多孩子通过学习黄梅戏,性格从腼碘内向变得自信开朗了,也有很多的孩子在各级展演中展露头角。
站如松,卧如弓,出拳迅捷,脚步铿锵。在岳家拳传人雷超的带领下,孩子们的这套岳家拳打得虎虎生风。这是黄梅岳飞小学的传统课间操,功夫在身,孩子们的精气神都不一样了。
黄梅县岳飞小学岳家拳老师 雷超:岳家拳它的风格特点十六个字,“桩沉步稳、带气发声、拳架短小、技击实用”,在习练的过程中,孩子们就可以将他们的身体素质,得到一个质的飞跃。
黄梅是岳家军生活战斗过的地方,岳家拳是黄梅县首批国家级非遗项目。岳飞小学将岳家拳的训练和传承和学科教学进行有机结合,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学校分层级组建武术队,分批次创建精英队,参加全国的比赛,弘扬岳飞精神。
黄冈黄梅县岳飞小学校长 聂红杰:弘扬岳飞精神其实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弘扬精忠报国的精神,培养孩子们的家国情怀。
近年来,黄梅县坚持立德树人实施五育并举的措施,发挥本土黄梅戏、岳家拳、黄梅挑花的非遗文化进小学,建社团,外出展演,实现了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特色。
黄冈黄梅县教育局副局长 王敏军:我们贯彻国家“双减”工作要求,强化教学改革、提升课堂效率,特别是在体育、艺术教育方面,我们重视开齐开足上好国家课程,引进了非遗文化进入学校的社团活动,打造一所学校一个特色的工作品牌。
遇见毕昇 | 英山:“迷你招聘会”为陪读妈妈找岗位
金秋开学季,英山县一中新校区投用。考虑到不少家长选择陪读,英山县专门组织“迷你招聘会”,让家长陪读工作两不误。
新学期开学第一天,英山县一中新校区迎来新生入学。在校区附近,一场“关爱学子成长·服务宝妈就业”主题的招聘会同步举办。
求职者 段爱红:就业中心直接把用工企业送到我们面前,让我能在家门口就能上班,既能照顾好孩子,又能有份稳定的收入,我心里总算踏实了。
活动现场,像段爱红这样的求职家长不在少数,在建华科技的招聘摊位前,一上午就收到了60多份求职简历,也为企业解决了用工问题。
湖北建华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厂长 裴卫央:很多家长还是熟练的缝纫工,来了就能用,基本上解决了我们的用工难题。
今年,英山县一中对高二年级家长陪读情况进行摸排,依托国投集团预约陪读公寓数据进行电话对接,预计高一高二年级有150名陪读家长有就业需求。当地人社部门实地调研建华科技等企业用工需求,收集了保安、保洁、后勤、纺织等岗位,利用开学季集中招聘,实现人岗匹配。
黄冈英山县公共就业服务中心人力资源办主任 汪敏:有30余家企业参与,提供500个岗位,我们力争让每一位有就业需求的学生家长,在守护孩子成长的同时,就近获得就业岗位。
活动当天,150多人达成就业意向,建华科技公司等企业还与陪读家长现场签约,随后将开展一天至三天的岗前培训,帮助家长们更快适应岗位。
黄冈英山县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 郑劲松:帮助学生和家长,“出家门、入校门、进厂门”,一站式服务,“生活圈、学习圈、就业圈”无缝衔接,让教育更有温度、就业更有力度、实现学生家长、就近择业,陪读增收两不误。
遇见毕昇 | 英山:房产新政来了 家长住进了“陪读宿舍”
不只是为陪读妈妈找工作,针对县一中新校区距离城区较远、家长陪读的新需求,英山县还出台房产新政,租购并举,让学生安心就学、家长安居陪读。
新学期开始,今年上高二的刘济开在父亲的陪同下,来到了新宿舍。不同于集体宿舍,这个20平的小单间是他们父子俩申请的陪读宿舍。床铺家店一应俱全,他们可以直接拎包入住。
黄冈英山县第一中学高二学生 刘济开:这里环境很好,比较安静,离教室很近,大概三五分钟就能到。
这批宿舍是英山县新校区兴建的保障性住房,共有1300套,目前已完成一期6栋共520套建设,已交付438套,面向学生家长出租,减轻陪读住宿负担。
慧晟资产运营有限公司总经理 查小非:目前水电、宽带、天然气已开通,配套商业也陆续入驻,物业服务人员已全部到位,实现监控全覆盖,同时配备人脸识别出入系统。
黄冈英山县第一中学分管副校长 王煌:通过前期的家长见面会,就学生安全和生活管理等要求,和家长做了良好的沟通,通过与学校共抓共建,协调沟通的模式,既保障生活品质,更护航学生成长。
除了保障性住房租赁外,英山还陆续推出房产新政,推进以县城为载体的旧区城镇化,实施英黄高速搬迁进城购房、地灾避险搬迁安置购房政策,以及适老化改造等政策,符合条件的陪读家庭最高可享受30万元的购房补贴。
黄冈英山县住建局党组书记、局长 段卫国:我们的住宅是从传统的卖房子,向卖服务转变,从住房里面的服务到物业都是一条龙的,对于困难的家庭我们还有保租房,以及先租后售这个保障房,已经推出了500多套,学生家长也抢购了一空。
长江云新闻记者 刘骞 胡文超
黄梅台 王晶 英山台 刘聪
通讯员 吴慕枫 郑鉴峰 王晶 杜子威 王旖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