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心疼!长江边这一幕,被她拍下来了!

武汉发布  2025-09-11 17:47:14
分享到:

9月10日,在第二届国际民间社会共同落实全球发展倡议交流大会现场,长江日报、武汉国际传播中心高级记者,长江江豚工作室负责人,武汉白鱀豚保护基金会副秘书长高宝燕以《用微笑连接世界》为题,讲述以长江江豚保护为切口,向60多个国家300余名中外嘉宾展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实践,引发广泛共鸣。

联合国第八任秘书长潘基文致辞。澎湃新闻记者于潇清 摄  

大会现场。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提供

此次大会于9月9日至11日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举办,由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以“凝聚全球发展共识、共享发展机遇、共创繁荣未来”为主题。联合国第八任秘书长潘基文致辞,湖北省委外办相关领导出席开幕式及相关活动。

长江日报高级记者高宝燕会场演讲。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提供

“从1滴眼泪到1249个微笑,长江江豚的故事,是人与自然的对话,更是文明互鉴的见证。”作为大会唯一发言的媒体代表,高宝燕以摄影记者的独特视角,回顾了二十多年前自己镜头中那头因干旱被困、眼角垂泪的长江江豚故事。定格的这一幅画面,也让在座的一些生态保护志愿者流下眼泪。

2005年全球首例人工环境自然繁殖的江豚“淘淘”诞生后,高宝燕拍摄的“淘淘”温馨家庭影像不仅登上中国邮票,还传播至几内亚、塞尔维亚等国,成为中国生态保护的“文化名片”。最新监测数据显示,长江江豚种群数量已达1249头,实现历史性止跌回升。

在展示国内保护成果时,高宝燕分享了中国江豚保护经验的国际输出成效。近年来,通过与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泰国开展技术交流与公益合作,柬埔寨濒危伊洛瓦底江豚目前新增5头幼豚,呈现“豚丁兴旺”态势。

高宝燕演讲。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提供

高宝燕还介绍了全球协作的“江豚保护力量”:先后有50万人次参与长江江豚科普活动,其中美国小学生杰西卡作为首位国际小志愿者主动分享中国经验;2023年以来,法国学者阿加莎・西里斯等10位全球专家担任“长江江豚国际推介官”,助力全球江豚保护事业……

“让眼泪为欣喜而流淌,微笑因守护更灿烂!” 演讲结束时,高宝燕呼吁全球携手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未来。

现场嘉宾、北京阜外医院博士李思彤听完演讲后感叹不已,中国江豚保护是情感纽带,是生态与理念变革,需播撒保护种子,“高宝燕的演讲,以真实案例展现中国生态责任,为全球民间力量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实践样本。”

据了解,首届国际民间社会共同落实全球发展倡议交流大会2022年曾在北京举办。

《用微笑连接世界》

主题演讲

来自沙漠的绿风,

吹起了江河的浪潮。

大家好,

我是高宝燕,

武汉白鱀豚保护基金会副秘书长,

也是一名摄影记者。

1249,这不是普通的数字,

这是长江江豚最新的种群数量,

第一次止跌回升的历史时刻!

江豚的微笑与生俱来,

却不是理所当然。

二十多年前,

我的镜头定格的,就是它的另一种表情。

我捕捉到的这一幕,太令人心疼了:

一头被干旱围困的长江江豚,

在被救助的过程中,

眼角竟然滑落了一滴泪珠,清晰可见。

这滴眼泪,

打湿了全世界的心。

心碎的泪水,也能浇灌希望的微笑!

2005年7月5日,

“淘淘”出生了。

它是全球第一例

在人工环境下自然繁殖的长江江豚,

我拍下了它其乐融融的《温馨一家》,

登上了中国的邮票,

也“游”到了几内亚、塞尔维亚等国家的“方寸之间”。

在我们的不断倡导下,

长江江豚科普和保护等公益活动,

已有50万人次参与,

不仅有本地市民,

也有杰西卡这样的美国小学生。

杰西卡是第一位长江江豚保护国际小志愿者,

暑假她会飞跃太平洋,

把中国江豚保护活动的收获,

带回美国和同学老师分享,

传递长江江豚的微笑。

全球的智慧力量,也因为这道微笑而聚合。

2023年起至今,应我们邀请,

全球10位鲸豚科学家欣然担任“长江江豚国际推介官”。

法国鲸豚福利研究学者阿加莎·西里斯是其中之一。

今天她和同行们也传来了心声。

从1滴眼泪到1249个微笑,

“长江里的微笑天使”

讲述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故事,

更见证了跨越国界的文明对话。

我们还同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泰国等国

开展了技术和公益经验交流,

截至今年5月,

濒危的伊洛瓦迪江豚增添了5头新宝宝,

柬埔寨的江豚家族呈现出“豚丁兴旺”趋势。

保护江豚的“中国方案”,

正在成为全球鲸豚保护合作的“智慧锦囊”。

这是中国的答卷,

更是人类写给蓝色家园最深情的告白。

我们祝愿未来——眼泪是为欣喜而流淌,

微笑因为守护更灿烂

责任编辑 徐珊珊
分享到: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