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份微光,同日点亮!两名志愿者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
近日,志愿者刘超(化名)和雷先生(化名)同时走进采集室捐献造血干细胞,分别成为湖北第749例、750例捐献者,帮助两位素未谋面的患者重获新生。
2020年8月,雷先生在一次献血活动中,经采血工作人员介绍了解到造血干细胞捐献知识,便加入了中华骨髓库,许下“用热血守护生命”的承诺。
捐献者雷先生
今年8月,雷先生接到了当地红十字会的电话,得知自己和一名血液病患者初步配型成功。雷先生坦言,当初入库时完全没想过会和患者匹配上,既然患者需要,他愿意尽最大努力帮助患者。
这段时间,雷先生查阅了很多造血干细胞移植相关资料,了解到有些血液病患者因没有合适的配型而去世。这让他深深地明白了造血干细胞对血液病患者的重要性,他想要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带动更多志愿者加入中华骨髓库。“多一个样本,患者就多一分希望。”雷先生说。
和雷先生不同,刘超入库一年后就和患者匹配上了。回忆起刚接到通知时的情景,他仍觉得不可思议。“全国有360多万志愿者,成功捐献的只有2万多例,匹配概率太低了,真的没想到我这么快就有机会捐献。”刘超笑着说。
捐献者刘超
刘超是某三甲医院的一名麻醉医生。虽然平时工作压力大,但只要看到手术顺利结束后患者家属的笑容,刘超觉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对他而言,捐献造血干细胞就是另一种形式的“救死扶伤”。他说:“每个患者的背后都是一个家庭的悲欢离合,希望我的捐献能让患者早日康复,和家人一起迎来崭新的开始。”
为了让刘超安心捐献,医院领导给他批了两个星期的假期,同事们主动和他调班交接工作。“我们平时连双休都很难,请假半个月更是想都不敢想,是领导和同事们的支持,让我可以没有后顾之忧地完成捐献。”刘超感动地说。
两位捐献者合影留念
雷先生和刘超虽年龄不同、经历各异,却怀着同样的爱心与勇气。他们的善举犹如一粒火种,点亮了患者的生命之光。
记者:卢叶
通讯员:章晟
责任编辑:卢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