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不强制购买校服,不等于全面暂停征订

长江云  2025-09-09 20:37:30
分享到:

今年以来,广东部分学校不再硬性要求学生穿校服返校,教育部将“强制购买校服”列入负面清单——一系列事件让校服管理成为教育领域的热议焦点。在“不强制购买”已成政策共识的背景下,一些地方出现了“全面暂停校服征订”的极端做法。这种非此即彼的管理方式,实则曲解了政策初衷。

实际上,2023年12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强调以美育浸润学校,打造昂扬向上、文明高雅、充满活力的校园文化,建设时时、处处、人人的美育育人环境。其中,校服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集体记忆与身份认同的功能,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与集体荣誉感。因此,简单“暂停征订”不仅割裂了校服与教育的内在联系,更可能错失以美育浸润校园的实践契机。

在校园里,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背景。统一穿着校服意味着无论学生的家庭背景如何,他们在校园内都享有平等的身份和待遇。如果禁止学生穿着校服,那么昂贵的名牌服饰可能会成为一些学生炫耀的资本,而穿着朴素的学生可能会因此感到自卑或受到排挤。而统一穿着校服则能有效减少这种经济差异带来的心理影响,让学生更加专注于学习和相互之间的交往。它让学生意识到,个人的价值并不取决于外在的物质条件,而是取决于内在的品质和能力。这种认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

与此同时,校服作为一种经济实惠的着装选择,其经济性优势显而易见。校服的价格相对亲民,与市场上动辄数百甚至上千元的童装品牌相比,适合大多数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同时,学校在选择校服供应商时,通常会经过严格地筛选和把关,确保校服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校服的耐用性也较强。由于学生在校期间活动频繁,衣物磨损较快。而校服通常采用耐磨、耐洗的面料制成,能够有效延长使用寿命,减少更换频率。这样一来,家长就无需频繁为孩子购买新衣,从而节省了大量的开支,在网上获得不少支持。

越来越多的家长深刻体会到校服所蕴含的丰富价值,他们在社交媒体上积极表达对高品质校服的喜爱与推崇。另一方面,由于校服所承载的集体标识性,它能有效区分社会人员与学生群体,从而确保学生在校园内外的人身安全,进一步让家长对学生更加安心。在一些尚未订购校服的学校,家长甚至自发组织起来,寻求购买统一的班服,只为确保孩子健康安全。

家长支持穿着校服。网络截图

客观而言,中小学生校服并非多余。而“不得强制购买校服”和“不强制穿校服”,也并非意味着取消校服,而是管理更加柔性、灵活。实现“不强制”与“保征订”的平衡,需要建立科学的校服管理机制。这种机制应当包含三个核心支柱:民主决策的参与机制、灵活多元的供给机制、全程透明的监管机制。校服管理应当因地制宜、因校施策,而非追求“一竿子打死”的简单化处理。

责任编辑 姜琪
分享到: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