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打破医学“禁区”,武汉协和医院为乡村特级教师重燃生命希望

长江云新闻  2025-09-09 17:59:02
分享到:

近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胃肠外科联合麻醉科、重症医学科、呼吸内科、骨科、手术室等多学科通力协作,为患先天性脊椎胸廓严重畸形的乡村教师黄先生顺利实施了手术。在教师节前夕,他恢复良好,即将出院。

扎根讲台四十余载,乡村特级教师身患重病

黄先生今年62岁,是湖北阳新的一名特级语文教师。自幼时起,他就因脊柱胸廓畸形,导致身高无法突破1米4,被当地判断为重度残疾。虽然身材瘦小,家庭贫困,但黄先生通过后天努力成功考上咸宁师范,毕业后进入了当地一所公办小学,成为了一名语文教师。躬耕三尺讲台40余年,黄先生默默奉献,桃李满天下,培养了无数优秀学子。

今年5月,黄先生出现便血、腹痛等症状,先后在县、市医院就诊,因脊柱胸廓畸形、二型呼吸衰竭、极重度混合型通气障碍等高危因素,内镜与手术评估屡受限。后在省内其他医院行无痛肠镜明确“乙状结肠恶性肿瘤”。由于呼吸功能极差,健康状况脆弱,黄先生的身体难以承受高强度化疗带来的冲击,但若不及时治疗,肿瘤将很快蔓延,危及生命。

“我一定要救爸爸,无论多么困难!”看着越来越虚弱的父亲,黄先生女儿通过网络报道和线上问诊的方式联系到了协和医院胃肠外科吴川清教授。

患者呼吸功能较差,常年携带呼吸机

多学科合作托底,高难度手术让生命重启

在病例收治与术前评估阶段,胃肠外科主任陶凯雄教授全面统筹指导,决策把关。

“手术时患者的体位如何摆放?”“微创时给的气腹压力怎么处理?”吴川清教授具体组织麻醉科、重症医学科、骨科、呼吸内科、手术室等多学科大会诊,综合肿瘤分期、呼吸储备、麻醉风险与手术获益,对术中与术后的风险点做了详细预估与研判,建立了“术前—术中—术后”一体化保障链条,全力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经初步评估,吴教授当即与麻醉科武宙阳教授会商,明确“优先手术切除”的总体方向,并在患者入院一周内启动了多学科联合会诊(MDT)。

陶凯雄主任说,本例并非“盲目冒险”,而是在充分评估基础上的系统化风险治理与团队化精细管理,让这场高风险手术更加安全、可控。

8月27日上午,在麻醉科武宙阳教授、胡晓敏教授和手术室余文静护士长团队的协助下,吴川清教授开始手术。受脊柱侧弯的影响患者胸廓和腹腔严重畸形,手术操作空间极其狭窄,手术难度增大。“每一步都难,这是对医生的心理和能力的双重考验。”吴教授在腹腔镜下,精细分离粘连的腹膜,最终成功切除肿瘤。

(长江云新闻记者 裴蕾 通讯员 聂文闻 陈有为)

责任编辑 陶多朵
分享到: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