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75种罕见“国宝”,成荆州“常客”!

江汉风  2025-09-09 11:00:50
分享到:

日前,记者从林业部门获悉

荆州市珍稀鸟种及数量明显增加

已成为中华秋沙鸭、彩鹮

白鹤、青头潜鸭等

75种罕见国宝级鸟类的栖息地

其中

国家一级保护鸟类11种,国家二级64种

数据显示,2022年以来,荆州市麋鹿种群数量由2650只增加至3900只,越冬水鸟数量从53种65097只增加至85种268301只。今年1月,监利市何王庙保护区观察记录到近年来全省最大的黑鹳越冬种群;夏季,彩鹮落户公安崇湖育雏,是湖北省首次完整记录彩鹮繁殖全过程……这些喜人的变化是荆州生态环境质量得到实质性提升的生动注脚。

今年夏季,“鸟中国宝”彩鹮(右)现身公安崇湖。(通讯员 曾波 摄)

近年来,荆州市围绕加快推进江汉平原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着力打造平原区域江河湖湿地群保护修复新样板,通过加强保护宣传、科学修复湿地和加强巡护监管等多项举措推进生态保护工作,全面提升生态承载力,守护生命绿洲。

绿翅鸭在菱角湖上游弋。(菱角湖湿地公园管理处供图)

在保护宣传方面,利用各级主流媒体和政务网站强化宣传,并以世界湿地日、爱鸟周等活动为契机,走进学校、社区、公园等场所进行宣传教育,提高社会公众对湿地和野生动物保护的认识和参与率。

中华秋沙鸭在水中嬉戏。

在科学修复方面,启动《荆州市湿地保护规划(2026-2030)》编制工作,在崇湖、洪湖等重要湿地开展水生植被群落恢复和植物群落结构优化工作,引入多种挺水植物和浮叶植物,扩大候鸟栖息地生态空间。

菱角湖上空再现万鸟翔集的壮观景象。(湖北日报通讯员 蔡军 摄)

在巡护监管方面,建立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形成林业部门牵头、多部门参与的保护管理工作机制。同时开展多项联合执法行动,保持打击涉野生动物违法犯罪高压态势,并在重要湿地周边村、社区建立义务护鸟队。

荆州正以系统治理之策筑牢生态根基

这座“江河相连、湖网密布”的城市

将持续擦亮生态底色

为长江大保护贡献更多鲜活经验

记者:马骁

编辑:朱佳敏

一审:唐杰

二审:王桃芳

三审:江敏

责任编辑 刘益谦
分享到: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