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在武汉同一天完成捐献,还是连号
近日,00后志愿者小刘(化名)与80后志愿者敖先生(化名)在武汉同一天捐献造血干细胞,成为湖北第747例、748例捐献者,为两位血液病患者续写生命的奇迹。
小刘是一名医学生,今年刚毕业,目前在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习。2023年,他在一次献血活动中加入了中华骨髓库。两年后,那张入库荣誉证书有了新的“回音”——小刘和一位陌生的患者初步配型成功。当地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征询他的捐献意愿时,他说:“只要献出我的一点血液,就能延续患者的生命。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我愿意捐献!”
采集日期确定下来后,小刘开始控制饮食,每周都抽时间做一些减脂运动。他说,自己决定了的事,要做就要做好。只有保持健康的身体状态,才能兑现他当初入库时的承诺,顺利地完成捐献。
捐献者小刘
虽然是第一次捐献造血干细胞,但小刘并不怎么紧张,“我从小就想成为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对我而言,这次捐献坚定了我践行学医初心的信念,没什么可焦虑的。”
和小刘一样,敖先生也十分从容地为捐献做着准备工作。他说:“患者病情紧急,我想尽力帮他一把。这是件我力所能及的小事,保持平常心就好了,不用紧张。”
今年8月,敖先生接到配型通知以后,马上告诉父母自己将要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消息。父母一开始并不同意,敖先生便每天给他们打电话,讲解捐献相关的流程。努力了一个多星期以后,终于做通了父母的思想工作。敖先生表示,他加入中华骨髓库时就想好了,万一将来和患者匹配上了,他一定会捐献,任何人的反对都无法动摇他的决心。
捐献者敖先生
敖先生坦言,身边很多朋友都不了解造血干细胞捐献,对捐献方式存在一些误解。在他看来,捐献造血干细胞就像献血一样,不会影响捐献者的身体健康。他希望通过他的亲身经历,带动更多人加入捐献者行列,为更多患者点燃生命之光。
采集当天,小刘和敖先生分别捐献了268毫升、283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这两袋珍贵的“生命种子”会第一时间送往患者所在医院,用于造血干细胞移植。小刘和敖先生表示,祝愿患者早日康复,积极乐观地面对今后的人生。
记者:卢叶
通讯员:张克龙
责任编辑:卢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