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510人受益 汉阳残联辅具适配暖人心
2025年十大民生项目中提到,要用心扶老帮困助残,为5万名持证残疾人提供基本型辅助器具适配服务。今年以来,武汉市汉阳区残联扎实推进残疾人辅具适配工作,以“互联网+”技术提升效率,以暖心服务化解难题。
武汉晴川桥街道居民陶剑刚刚收到新假肢,他3岁时因小儿麻痹致残,11岁起佩戴假肢。今年恰逢假肢更换期,得知可以通过湖北省辅具平台申请辅具,陶剑第一时间下单,并享受到了全额补贴。
武汉市汉阳区晴川桥街道居民 陶剑:走路跟以前比起来会更舒适一些,一个星期左右就到了,服务比以前更人性化。
武汉市汉阳区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站工作人员 陶艺:根据每个残疾人情况不同,每一个辅具都有一个相应的补贴标准,最高可以补贴8000元,自从有了这个平台之后,我们辅具适配的效率提升了80%,有个别的长期卧床的老年人,我们会上门进行评估,进行精准适配。
辅具适配,要速度也要温度。辅具申请环节中,部分残疾人及家属因对补贴政策和线上支付流程不熟悉,犹豫许久不敢下单,为此,残联及社区工作人员多次上门耐心沟通,现场演示支付步骤,打消残疾人疑虑。
武汉市汉阳区琴断口街道居民 龚炼钢:这个政策是我们头一回听说,怕经销商他得到信息,故意跟我们来冒充,或者要我们付一些额外的钱,前前后后也跟我沟通了半个月,我心里就踏实了。残联的工作还是做得比较好,这点我们心里蛮欣慰。
为确保精准助残覆盖每一个细节,汉阳区残联还组织街道、社区残疾人工作者开展服务平台使用流程、沟通服务技巧等培训,并同步建立“评估-配送-回访”闭环机制,定期跟踪回访。截至目前,汉阳区已为510名持证残疾人完成辅具适配,服务满意度超过97%。
武汉市汉阳区残疾人管理服务中心负责人 施付剑:把残联的一些好的政策带给残疾人,让残疾人能达到应享尽享,我们下一步也会通过一些线下的采购渠道,扩充辅具的类别,满足残疾人需求。
(长江云新闻记者 黄玉 宛宇 通讯员 柯思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