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小集市绣出民生图景——东宝区“八角赶大集”促城乡融合纪实

荆门发布  2025-08-25 22:45:25
分享到:

阅读提示:东宝区恢复“八角赶大集”传统,以每周六常态化的产销平台,破解老年菜农卖菜难与市民寻购正宗土特产的双向困境,并通过多部门协同服务优化体验,成为促城乡融合、助乡村振兴、为民办实事的生动实践。

今年5月,东宝区恢复“八角赶大集”传统,以每周六的固定节拍,在城乡间搭起一座“土特产畅销桥”——村民的菜篮子不再辗转颠簸,市民的乡愁味有了直购通道。

“八角赶大集”活动现场

这场由菜农生计痛点催生的赶集热潮,正从交易场裂变为融“购销商品、体验文化、享受服务”于一体的乡村服务综合平台,书写着小集市激活大振兴的东宝答卷。

好产品不再难卖

“在家门口就能卖菜,真是太方便了。”8月16日,在大集上卖菜的东宝区子陵铺镇八角村12组村民谭天香说。

今年72岁的谭天香,到荆门城区卖菜已有20年。以前,她每天6时坐上公交车进城,卖完菜返回时已是15时。年轻时,谭天香对将近一天的奔波毫不在意,但现在年过七十的她,已无法承受这种奔波劳累。

东宝区“八角赶大集”活动现场

八角村是个“菜篮子”村,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村民就有将蔬菜瓜果等“土特产”运往城区售卖的传统。由于都是自家种的无公害农产品,因此特别受城区居民喜爱。

如今,这些菜农不少都与谭天香年纪相仿,因身体状况,已无法继续承担进城卖菜的“重任”。

如何帮村民及时卖出蔬菜?八角村党支部书记王梅等村干部一直在思索。

因出产八角雪枣、手工挂面等非遗美食,加上交通四通八达,以前人们素有到八角老街赶集的传统。为此,王梅等人萌生了恢复“八角赶大集”传统的想法——这既能帮村民就近卖出蔬菜等农家特产,也能吸引市民通过赶集重拾儿时记忆,进而激活乡村游,助力乡村振兴。

说干就干。经过多轮走访调研、多方征求意见、多次筹备部署,在子陵铺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今年5月24日,第一场“八角赶大集”活动在八角村文化广场正式启动。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首场活动一炮走红,所有农产品被一抢而空。为让热度持续升温、实现常态化可持续开展,当地决定每周六上午定期举办“八角赶大集”活动。随着活动持续推进,每周六的人流量节节攀升。

汹涌而来的人流为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入。目前,“八角赶大集”已举办13期,单场平均客流量约3000人次,高峰时段达5000多人次,摆摊村民每月户均增收500元。

好产品不再难买

“今天第一次来,买到了不少不错的农产品,比如辣椒酱、花椒、茄子、土鸡等。平时想买这些正宗的土特产,不知道去哪买,今天算是找对地方了。”家住荆门城区丁香园小区的市民杨真华带着满满收获笑着说。

除了购物,今年62岁的杨真华也算是旧地重游。原来,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家住石桥驿集镇的他就跟着家人到八角老街卖菜。

“现在变化很大,跟原来大不相同了。”杨真华感慨,这次来赶集,一些熟悉的事物让他不由得回想起儿时的美好记忆。

除了地道农家菜,一些当地特产也亮相大集。

子陵铺镇七桥村出产的“苕队长”牌红薯粉条品质优良,却一直“养在深闺人未识”。七桥村村干部在大集现场用土鸡炖粉条,请赶集群众现场品尝,大家一尝便纷纷叫好。

“每次我们都能卖出6000多元的粉条。”七桥村党支部书记陶泽武说。

通过八角大集的推广,“苕队长”牌红薯粉条知名度越来越高,目前已进入荆门城区多家知名超市售卖。

“为让大家买得放心,每次大集开市前,我们会随机选取十多个农产品进行农残检测。”东宝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子陵铺市场监管所副所长张伟说。

除开展农残检测外,子陵铺市场监管所每次都派工作人员在集市现场设立维权服务点,消费者可携带问题产品投诉举报,工作人员将当场处理。

此外,为保障食品安全、产品质量及环境卫生,子陵铺镇对摊主实行红黑榜管理并明确退出机制,对摊位环境卫生、产品质量、食品安全等进行现场检查评分,评选红黑榜公示,连续纳入黑榜的摊主将被禁止入内经营。

好服务就在身边

随着“八角赶大集”的火热,第二期活动就出现了长达3公里的堵车情况。

为缓解交通压力、保障赶集活动顺利运行,子陵铺镇政府迅速成立“服务专班”,整合市场监管、交通运输、公安交警等多部门力量,解决赶集中的突出问题,形成成熟的“赶集日”预案和服务流程,并设立“八角赶大集”运营管理处统筹协调。

优化调整八角广场赶集专线

针对停车难问题,子陵铺镇开放大集附近的原八角学校、八角粮站等地作为停车场,提供车位400余个;为应对交通拥堵,增设道路交通安全劝导站,由镇、村干部自发组成志愿服务队现场疏导;东宝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每周招募志愿者,到现场参与文明引导。

八角赶集交通示意图

此外,子陵铺镇还发布《八角赶集公约》,对开放时间、交通出行、消费者权益保护等予以规范。

8月16日一大早,东宝区委宣传部工作人员韩博涛作为志愿者在大集路边值守,疏导交通。像他这样的志愿者每次有二十多人,分别来自区直部门、子陵铺镇政府和八角村。

“今天我们给现场购物群众兑换了1000多元零钱。”荆门东宝惠民村镇银行子陵支行行长宗丽说。

除为群众兑换零钱外,银行工作人员还向赶集群众宣传金融防骗知识,发放涵盖保险知识普及、“惠荆保”等内容的金融知识手册。

医护志愿者提供医疗服务、理发志愿者提供理发服务、文艺表演志愿者带来视听盛宴……轮番上阵的志愿者们,让大家在赶集之余收获了实实在在的关怀。

经过两个多月的探索与完善,“八角赶大集”已成为集“购销商品、体验文化、享受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其凝聚人流、助力乡村振兴的成效持续倍增,既方便了群众生活,也为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责任编辑 李小涵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